在《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强基工程的大力推动下,机器人成为了衡量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机器人的应用解决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不仅促进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如人工智能、图象识别等领域的快速增长。大力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质量和效率,对于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赛迪顾问通过对全球机器人行业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工业机器人已经进入成熟期,而服务机器人的潜力仍待发掘。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为服务类产品提供了巨大的蓝海空间。核心零部件企业、协作型及软件与算法专注的服务类企业将是未来投资重点。然而,面临关键技术瓶颈,加大品牌影响力、重视软件与算法研发,是实现产业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新兴行业如烟草、医药、家用电器等日益增加对高精度智能化生产设备需求,这为新兴应用领域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对于突破技术瓶颈至关重要,如伺服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将直接关系到国内自主可控水平的提高。
总体而言,尽管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在核心零部件技术上加大投入,以实现完整化和自主化;本体制造需从初步阶段向成熟阶段迈进;系统集成需要满足数字化转型要求;行业应用方面则需要应对各行各业现代化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创新和突破,为构建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