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如同火箭般猛增预计增加三倍之多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过去以劳动力丰富为特色的中国等新兴国家,也正面临着严峻的劳动力短缺与成本上升问题,这些挑战促使各大工厂加速推进自动化生产,以机器人填补人力不足。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内,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使用密度将猛增三倍,不仅能进入全球前十名,还有可能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首位全球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基金经理陈世杰指出,在新兴市场中普遍存在劳动力的减少现象,因此当地工厂正在加速引入工业自动化,以工业机器人的形式来替代传统的人力资源。例如,鸿海电子公司在郑州、昆山和深圳等地区推出了“黑灯工厂”计划,而中国政府也通过2025年智造行动计划来激发对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国际机器人协会IFR数据显示,2019年时,每万名工人的平均数是36台工业机械手,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翻番,每万名工人的平均数将达到150台。这意味着随着官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技术发展的迅速迈进,中国在世界上排名28位,将迅速提升至前十位。

陈世杰进一步解释道,即便是采用了大量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他们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还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改善工作环境,从而带来了每个员工产出的增加10%到30%不等。他强调,并非所有投资于这些领域的人都要害怕被边缘化,因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科技股之外,还有无数其他机会,如无需人类干预的情况下的运输(如无人驾驶车辆)、人类与机械合作以及3D打印技术等,都提供了多样性选择给投资者。

此外,与一般人们所认为的那些只涉及高科技领域的事物不同的是,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事务直接属于这种范畴,其余则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如医疗保健、非必需消费品、能源管理等,使得这一领域具有更广泛且多元化的发展空间。

标签: 机器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