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如同电影票房增长一般爆增三倍

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过去以人口红利为优势的中国等新兴国家,现在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的压力,这促使了各大工厂加速推进自动化生产,从而对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预测,未来五年内,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将飙升至原来的三倍,不仅如此,它还将跻身全球前十强,并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市场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第一金全球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基金的经理陈世杰指出,新兴市场普遍都在经历劳动力减少的情况,这迫使当地工厂加快推进自动化生产,以工业机器人来补充不足的人力资源。例如,大型电子制造商鸿海集团正在郑州、昆山和深圳等主要生产基地实施“黑灯工厂”计划,而中国政府也启动了“2025年中国智造”,进一步激发了对机器人的需求。

国际机器人协会(IFR)统计显示,去年,在每一万名工厂工人的中,只有36台工业用机械手,但随着官方的大力支持下,在2020年的数据显示,每一万名工人们已经拥有150台以上的机械手。这意味着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将从世界排名第28位提升到前十名。

陈世杰表示,加装机械手不仅解决了人员短缺的问题,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改善了安全问题,对每个员工来说,每天工作所带来的产值增加幅度达到了10%到30%不等。此外,他强调,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是,不是所有投资于机械手的人都是科技股投资者。实际上,只有三成与高科技相关,而剩下的七成则紧密结合于工业、医疗、非必需消费品和能源等多个领域中的自动化行业,其应用广泛且机会丰富,如无人驾驶技术、人类与机械协同作业以及3D打印技术等,为投资者提供多元选择。

标签: 机器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