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过去以劳动力丰富为特色的中国等新兴国家,也正面临着严峻的劳动力短缺与成本上升问题,这些挑战促使各大工厂加速转向自动化生产,从而对机器人需求呈现出强烈的增长态势。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使用密度将猛增3倍,并有望跻身全球前10位,这一发展无疑将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第一金全球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基金经理陈世杰指出,新兴市场普遍出现劳动力减少的情况,加剧了当地工厂推行自动化生产的迫切性,以工业机器人来弥补人员不足成为必然趋势。例如,鸿海科技集团在郑州、昆山、深圳等重要生产基地实施“黑灯工厂”计划,而中国政府也通过2025年中国智造行动来进一步激发对机器人的需求。
国际机器人协会IFR数据显示,去年,在每万名工厂工人的中,只有36台工业用机械手,而这一数字预计在2020年将翻番,每万名工作者配备150台机械手,并且有望进入全球前10位。这表明随着官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一场关于如何更高效利用资源和提高产出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陈世杰表示,不仅如此,还存在着提升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以及增加每个员工的人均产值(约10%到30%不等)的潜在好处。而且,与传统观念相反的是,即使是投资者对于“智能”或“技术”的认知也不足以全面概括整个行业。实际上,只有三分之一的机会属于高科技领域,其余七分之多则与工业、医疗保健、非必需消费品和能源等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因此投资者的选择更加丰富多样。
总结来说,对于那些曾经认为投资只是涉及科技股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这个概念,因为只有一半的事实正确。而真正能够带来变革并提供广泛机会的是那些与工业、医疗保健及其他相关行业紧密结合的小众资产类别——这些资产类别同样蕴含巨大的潜能,为寻找未来的热点而打开了新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