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跨国外企的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奇遇

在1984年,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标志着全球智能家居行业的起步。90年代初,这一概念传入中国,当时只有少数国外品牌和代理商在销售智能家居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客户。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概念在中国大行其道,对智能家居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探索这一市场,我们采访了罗格朗集团在中国的一家分公司——深圳市视得安罗格朗电子有限公司的战略市场总监王凤。他从一家跨国百年外企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情况。

法国罗格朗集团成立于1860年,是资历老到的企业之一。在1948年,它们通过BTicino品牌进入了智能家居领域,而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2004年至2005年间,罗格朗正式引进BTicino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在国内设立了一系列实体公司,其中包括生产、销售和研发等业务。这四个实体分别位于深圳、惠州、无锡和北京,每个都专注于不同的产品线。而视得安罗格朗则主要负责楼宇对讲以及整套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同时拓展视频监控、智慧养老以及门禁系统等新品种。

尽管“热点”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差距,但从市场情况来看,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涉及到“智能”,就能吸引广泛关注。在这样一个趋势下,不同企业纷纷加入。但现实中,这些热潮并未转化为可观察到的销售增长。例如,即使视得安罗格朗位列前几名,其全球数据显示该公司仅占整个集团收入的大约3%。根据当前需求水平,与此相比,其实际贡献远低于预期。此刻,在王凤看来:“虽然‘热’被炒得很高,但实际上的应用尚未普及。在很多项目中,它更多地成为一种形象或面子工程,而非真正基于需求推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缺乏对这个领域的需求,或没有挑战国际竞争者速度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新产品更新迭代周期极速增长,加之质量考量可能延长至六个月;另一方面,即便如此,也无法逃脱跟不上迅速变化中的消费者的需求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凤指出:“我们既进行了一些补充工作,将部分经验和积累用于本地化生产;同时由于我方作为重要战略区域,我方会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欧洲,让他们了解我们的需要,并据此加快自己的节奏。”这也促使那些原本难以想象全球变革速度之快的人们开始改变态度,他们认识到了必须跟随用户所需调整自身发展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舞台。

因此,从今天开始,我们可以期待未来见证更多关于如何让科技服务更贴近人心,以及如何确保创新成果能够快速流通到最终消费者的故事。此路漫漫,有你我他共同书写!

标签: 机器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