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关系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人类生存的重大话题,近海区域是指离海岸较近的区域,也是离人类生活最近的一片海域。近年来,近海领域的污染问题令人揪心,也许你在新闻上看过胃里装满垃圾袋的海龟,看过被渔网缠住的鲸,看过由于海水污染而大量漂浮在海面,最后被冲上海滩的鱼。 为了改善近海生态环境,我国高度重视近海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近日,江苏首艘近海生态环境监测执法船“中国环监苏001”在芜湖造船厂顺利下水。该近船采用自主研发的船型智能优化技术设计,是国内首艘集海洋监测调查、环境执法监管于一体的柴电混合动力船,有效兼顾监测作业低噪声和执法监管高航速差异化需求。船舶配置了先进的监测调查作业、综合船务管理、远程视频会议及船岸一体化指挥系统,将全面实现海洋监测执法能力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 去年,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开展近海生态环境监测海上联合观测实验,主要面向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综合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微传感器等多种观测手段,获取黄河流域海洋生态环境的真实数据,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度、多视角、立体化描述,进一步激发流域生态环境领域研究活力。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山东省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重点安排入海排污口整治与规范化监管、入海河流水质改善、沿海城市污染治理、沿海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9项重点任务,鼓励开展养殖尾水排放邻近海域及养殖海域环境监测。 为规范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可比性和代表性,生态环境部制定《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范由总则、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近岸海域沉积物监测、近岸海域生物质量监测、近岸海域生物监测、入海河流监测、直排海污染源及对近岸海域水环境影响监测、近岸海域应急与专题监测、评价及报告等十个部分组成,涉及到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方方面面。 出台监测规范、利用仪器仪表监测环境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不论是用何种方式,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近海生态环境与我们更是休戚相关,作为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更要好好爱护海洋环境,守护碧海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