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ETC通行技术的日益普及,它不仅提高了出行效率,也为交通运输带来了新的挑战。截至目前,我国ETC发行量已达10696.74万,这一数字不断增长,计划到2019年底,“各省(区、市)汽车ETC安装率达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车辆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到2020年,所有车辆普及ETC设备。这就意味着ETC的使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展。
8月18日,中国ETC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提供服务。就通行方面来看,ETC适用中存在两个常见问题:一是通行效率问题;二是车辆被盗刷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通行效率问题。在当前路网规划中,一些收费站口设置了独立的电子标签收费系统,这种设计虽然提高了收费站的运营效率,但也导致了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例如,当非专用道中的普通车道与专用道之间没有足够隔离时,就可能引发混乱和事故发生。此外,如果ETS设备出现故障或支付方式异常,那么整个系统就会陷入瘫痪,从而影响整体效率。
其次,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防止和解决車輛被盗刷的问题。根据了解,这主要分为两类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银行与速通公司联合发行的小额免密支付卡,如果开启闪付功能,便有可能遇到被盗刷风险。而另一类情况则涉及到車輛在低速驶入通道后,由于摄像头未能实时核对车辆信息,而使得其他車輛能够抢占该条道路进行加塞进入,并且由于放开后的门窗无法关闭,被其他人继续利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建议:
开启或者建立全流程信息核对系统,对于无具备ETC资质但误入该通道的非法行为者,在摄像头录取其号码并划扣费用,即可快速处理此类事件。
对于银行与速通公司联合发行的小额免密支付卡应默认关闭小额免密支付功能,以避免因缺乏意识导致财务损失。
对于加塞事件,可以考虑实施更高级别的人工识别系统,以确保只有一个车辆通过每个入口,同时增加安全措施以防止恶意行为者干扰正常运行。
总结来说,在推进智能交通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数据安全性,以及完善现有的监控和管理机制,以确保乘客和司机都能享受到安全、高效、便捷的地面交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