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行业的怪现状:锦鲤技术活展示
在过去的一年里,电视行业似乎正经历着一个危机时刻。打开率每年都在下降,年轻人越来越少地使用电视作为娱乐工具,而电视则从客厅的中心位置退居到家装的范畴。但令人奇怪的是,即便如此,电视行业依然显示出“繁荣”的景象。
数据表明,截至2019年底,中国智能电视保有量达到了2.7亿台,而用户规模达到6.3亿人。但是,这个拥有数亿用户的大市场,其广告市场规模却只有区区百亿元。
据统计,在2019年的广告市场总体规模为8674.28亿元,其中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仅占了998.85亿元,而互联网电视广告收入则不足400亿元。这意味着,即便覆盖了6.3亿人的互联网电视,也只能占到整个广告市场的4.8%,甚至低于传统媒体的一半。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归根结底,是因为智能テレビ与时代脱节。虽然每年的销售额仍然很高,但这并不代表这些设备被人们真正利用。在功能、性能上都有长足进步,但用户却逃离了这个平台。很多品牌为了打价格战,不惜牺牲利润率,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
然而,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在2010年,iPad初次发布时也遭遇类似的批评,如今看来iPad如何开创了一款全新的产品门类,我们都有幸共睹其成果。苹果成功之处在于它清晰定义了iPad的使用场景,使其成为浏览网页、电子邮件、查看照片和视频等方面更舒适和方便的手持设备。而今天我们知道,iPad虽然后来内容生产方面策略出现偏差,但其独特魅力仍旧吸引着消费者。
相比之下,智能電視为什么会沦为装饰品?原因之一是,它们提供给我们的内容消费体验远未达到预期水平。不论是看电影还是追剧,都不能超越手机带来的便捷性和个人化体验。此外,由于懒惰成因深植人类DNA,我们倾向于继续使用习以为常的手持设备而非新购买的大屏幕设备,即使前者画质可能不如后者好。
尽管如此,有些观点认为智能電視厂商错过了服务盈利的大机会。一旦能够将自身视作互联网企业,并通过内容服务产生价值,那么即使面对竞争激烈的情形,也或许能够找到生存之道。不过目前的情况显示,这一转变尚未发生,或许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