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着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的挑战。陈文玲总经济师指出,民营经济活跃是广东保持经济活力的重要密码,而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作为教育和研究的中心,也在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
今年的增长目标既符合实际,也有其压力所在。陈文玲分析称,虽然中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国际环境仍然高度不确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此外,预期减弱、需求减弱以及消费结构调整等因素也需要解决。
尽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相对较低,但经过修复反弹,全年实现了GDP增长5.2%。去年的8个方面强刺激政策也逐渐发力,为今后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针对今年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资本市场内在稳定的建立,以及如何应对美元信用问题等,都提出了建议。陈文玲认为,要建立一个金融强国,不仅要有制度建设,还要通过改革创新,以符合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将使资本市场成为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金融工具,并且能够抵御国际金融风险,为居民创造财富来源。
《全球财经连线》询问关于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怎么发力帮助实现5%目标时,陈文玲解释了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于支持长周期发展至关重要,并且提到建立内在资本市场稳定性也是当前重点工作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科技创新、优化供给侧结构、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五位一体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