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的芯片制程与良率之争揭秘谁是真正的竞赛王者

中国芯片之争:制程与良率的双重考验

五月初,IBM宣布2nm工艺制程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这一消息再次提醒业界5nm处理器已经大规模市场化。随着三星和台积电等巨头也在推进3nm及以下工艺,先进制程成为芯片厂商竞赛的新焦点。

一直以来,芯片厂商将先进制程作为竞争的目标,不仅为了实现摩尔定律,还因为它代表了技术领先性和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然而,更重要的是良率,它直接关系到产品合格率,以及最终销售成本。

1%的良率意味着1.5亿美元净利润,是从实验室到量产必经之路。一般而言,新节点诞生的完整过程需要经过前期研发和后期工厂验证,在风险试产中逐渐提升良率,只有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正式量产进入市场。

“通常而言良率要达到85%以上才能顺利量产,低良率不仅意味着亏损,也代表劣质低效,即便是最终被应用了,也可能出现异常,会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所以良率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李海俊告诉雷锋网。

不过,每个公司对此标准有不同的认定,不同产品设计也不尽相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标准。“一般而言,手机等消费级产品量大,良率更高,而汽车、航空等芯片产品其类制造流程中会做一些特定的改进,使得其最终 良率会比消费类低,但售价也相应高一些。”王健补充道。

提升芯片良率并不是唯一重要的评判标准,它们与成本密切相关,对于整体经济影响深远。在非最先进制程上进一步提升(chip) 良度可以被视为摩尔定律延伸。此外,将提高chip 良度视为另一种延续摩尔定律,并非直接决定晶圆厂是否进入下一代工艺研发。

“新工艺的开发不是建立在前一工艺稳定的基础上”,陈一说,“研发团队一直在挑战制程极限。”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认为提高chip 良度更加实际有效,“除了手机电脑芯片,大部分智能应用场景所需的芯片可能连28nm都用不到,从性价比看根本不需要5nm以下的芯片,也就不需要花费动辄上亿美金开发先进制程。”李海俊认为,“目前大部分学者也赞同这一方向,他们认为符合内循环政策引导。”

尽管如此,为何仍有人坚持研发先进制 程?李海俊解释说:“站在产业链发展和国家利益来说,一刻不能停半导体是赢家通吃局面,最落后只有死路一条。这事关市场地位争夺民生安全虽然是充满挑战但催人振奋。”

最后,可以这样看待:如果我们将研究新的加工方法视为行业间竞赛,那么提高chip 良度则可以看作是一场企业内部自我较量。一方面,由于这些数据十分敏感,因此不会像公布每个新的加工方法那样公开;另一方面,这种比较复杂,而且很难找到一个精确数字来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而且,无论如何,都必须致力于能够迅速向客户交付安全可靠的事物生成。

标签: 机器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