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行业的竞争中,制程和良率都是厂商之间较量的关键。五月初,IBM宣布2nm工艺制程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消息再次提醒了业界5nm处理器已经大规模市场化,并引发了一场关于下一个制程节点的讨论。三星计划推出3nm工艺,而台积电则计划将FinFET扩展到3nm,然后迁移到2nm。
先进制程一直是芯片制造商追求技术领先性的手段,它代表着更高性能和更低功耗。但与之相比,良率同样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和质量。1%的良率意味着1.5亿美元净利润,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一条必经之路。
“通常而言,要达到85%以上才能顺利量产”,李海俊说,“但这个标准并不是固定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认定标准。” 良率不仅影响成本,还能反映产品质量。一颗合格芯片意味着成功交付给客户,而失败则可能导致问题发生。
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良率要求不同。“消费级产品如手机需要高良率”,王健解释道,“而汽车或航空等行业需要更加严格的制造流程,因此其良率可能会低一些。”
提升良率对于减少成本至关重要。在Entegris执行副总裁Todd Edlund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对于3D NAND晶圆厂来说,1%提高可能意味着每年1.1亿美元净利润;对于逻辑晶圆厂,则为1.5亿美元。”
除了经济意义外,提升芯片良率也被视为摩尔定律延伸的一个方面。摩尔定律虽然曾被认为是一种自然法则,但实际上是基于经济考虑的一种指导原则。当研发新一代工艺变得昂贵时,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以提高产品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但催人振奋的时代,一场自我较量正在进行——这场比赛既包括了研发先进制程,也包括了提高芯片良率。这两者似乎都是赢得半导体领域竞赛所必须完成的事情。而且,与其他行业相比,这里几乎没有退路,只能不断前行,以确保自己在赢家通吃的大潮中的位置不被挤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