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降费率只能暂时缓解获客问题,并非长久之计。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更关心的是产品的收益率。如果收益率不能达到预期,再优惠的费率也难以留住客户。
近期,农银理财、民生理财、华夏理财等理财公司密集调降旗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幅度从5个基点至100个基点不等。多家理财公司出于对收益降低可能导致客户流失的担忧,在调降业绩比较基准的同时,推出了降低管理费的举措,个别公司甚至将费率直接调降为0。
底层资产收益率下行是当前金融市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对于理财公司而言,在市场利率下行、降息预期仍然存在以及“资产荒”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理财产品很难再维持较高的收益率。这使得如何吸引并留住更多客户成为摆在理财公司面前的难题。
作为一种营销手段,通过减少费用来吸引客户确实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不过,如果这种做法演变成一个持续不断地竞争价格战,那么这只会压缩企业正常利润空间,同时影响整个行业长远发展。因此,只能依靠调整费用结构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只是短期内能够缓解一些紧张关系,但并不足以构建稳固的人气和信任基础。
真正有效地吸引和保持顾客长期参与需要更深入的手段。在当前这个快速变化的大环境中,加强对市场动态跟踪和分析能力,以及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投资回报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应更加注重提供一流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利用技术创新,如大数据、大众化移动应用等手段,为顾客带来全新的体验,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最后,不可忽视的是,在追求高效益同时,我们必须坚守合规原则与风险防范政策,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尊重。这才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可持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