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据驱动董明珠赌雷军格力芯片需成功

缺芯少魂,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一个痛。尽管这些年来,中国在芯片上取得了进步,但整体上来看,还是严重依赖美国。中兴通讯事件之后,国内掀起了一股造芯热。然而,这种“冲动型”造芯,究竟有多少是实干派呢?这是一个疑问。

12月2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中国企业领袖峰会上说:别人做芯片股价飙升,我一讲做芯片股价(格力电器)就跌了,因为我是真做。董明珠说这话,显然是有弦外之音:一些企业并不是真心做芯片,而是借着这个概念炒作股价,是一种逐利行为。

我们知道,造芯片不是一句话这么简单,它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投入,而且见效慢且成功率低。一般来说,不太多企业会投入重金去造芯片,大部分是在借助于这一概念把股票价格搞上去,从中获得“回报”。资本通常追求的是短期回报,而不是长期投资。

我们也知道海思是一家较为成功的国产晶圆厂。但不为人知的是华为默默地在此领域投入了15年的时间,并且花费了数百亿元。这份巨大的财政支持,一般的企业和资本是不愿意承担的。小米曾经对这一领域也有所涉猎,不过最近似乎没有太多声音,这也反映出制造高端集成电路并不容易。

早些时候,对于华为海思这样的产品,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它能走得通。在经过10多年的坚持和努力后,现在华为已经成为移动设备领域的一家重要参与者,其旗舰手机都采用自己开发的海思处理器获得了一致好评今年发布的麒麟980处理器创下6项世界纪录,在移动设备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华为能够成功地研发自己的处理器,与其对于研发投入毫不犹豫以及对人才培养重视有关。而且,他们坚信要坐十年冷,即使遭遇失败也不气馁。而当我们回顾董明珠关于制造高端集成电路的话语时,她与华为同样保持着这种态度,不玩弄概念,而是在实际行动中投入真金白银进行研发。她还指出由于他们专注于生产空调等产品,所以相比移动电子行业而言更易于实现目标。

今年12月初,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为了制造高端集成电路而牺牲个人福祉时,她回答:“宁可少活十年,也要把这个事情办好。”面对来自股东和部分反对者的压力,她仍旧坚定己见,并决定将原本用于分红的大量资金转向支持这一项目。她解释称虽然公司之前从资本市场筹集到了50亿元,但现在分红已经超过400亿元显示出其良好的财务状况。此举显示出了她对于质量至上的决心,以及她的愿景——希望到2023年时,使得公司营收达到6000亿元,并计划投资500亿用于高端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董明珠通过这样的一系列决策,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着。如果雷军想要赢得他们之间10亿美元的赌约,那么他必须确保小米在接下来的季度内实现700亿美元以上销售额,这无疑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候,我们需要像董明珠这样的领导者带领我们的科技创新前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