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数据驱动董明珠赌注重于格力芯片成功

缺芯少魂,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一个痛。尽管这些年来,中国在芯片上取得了进步,但整体上来看,还是严重依赖美国。中兴通讯事件之后,国内掀起了一股造芯热。然而,这种“冲动型”造芯,究竟有多少是实干派呢?这是一个疑问。

12月2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中国企业领袖峰会上说:别人做芯片股价飙升,我一讲做芯片股价(格力电器)就跌了,因为我是真做。董明珠说这话,显然是有弦外之音:一些企业并不是真心做芯片,而是借着这一概念炒作股价,是一种逐利行为。

我们知道,造芯片不是一句话这么简单,它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投入,而且见效慢且成功率低。一般来说,不太多的企业会投入巨资去造chip,只有一部分公司借助这个概念把股票价格搞起来,从中获得回报。资本通常追求的是短期回报而非长远发展。

我们知道,在海思方面国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为人知的是华为默默地投入了15年的时间和数百亿元资金,这是一笔白花花的银子,一般商业决策者不会这样做。而小米也曾对此抱有热情,不过最近似乎没有太多声音,这也表明造chip并不容易。

早期,对于华为海思的产品很多人都不看好,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现在华为已经在移动chip领域大放异彩。在旗舰手机采用自家的海思chip后得到了普遍好评今年发布的麒麟980 chip创下了6项世界第一,让它进入移动chip市场竞争队伍中。

华为能成功研发自己的chip,与其对于研发投入毫不犹豫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所下的功夫有关,并且他们坚信“板凳要坐十年冷”,能够耐受寂寞等待机遇到来。这与董明珠对于如何面对挑战与困难的心态相呼应,她跟华为一样,不玩概念,而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投资。她认为,“宁愿少活十岁,也要把晶圆厂建起来”。

尽管如此,她仍遭到了来自股东和部分反对者的压力,但她坚定地认为自己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正确无误。她决定暂停分红,将利润用于推进晶圆厂项目建设。她指出:“我们的前身从资本市场募集了50亿美元,现在我们的分红已经超过400亿美元。”从分红情况看,我们可以看到格力电器作为A股中的良心企业之一,其选择将利润用于扩展业务是一个值得赞赏的事迹。

根据她的计划今年营收预计将增长500亿人民币,全年营收达到2000亿人民币。这一成绩足以证明她赢得了与雷军10亿美元的大赌约。不过,要想超越小米,他们必须在最后一个季度实现700亿人民币营收,这无疑是个极其艰难的目标。而现在,她拥有更大的梦想,即到2023年时使格力的营收达到6000亿人民币。此外,她还计划投资500亿元进行更深层次的科技创新探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