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赌注重于格力芯片成功二保焊技术培训需数据驱动

董明珠:对赌雷军,格力芯片非成功不可

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中,缺乏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一直是业界的一个痛点。尽管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严重依赖美国等外部市场。中兴通讯事件之后,国内对于国产芯片的需求和关注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然而,这种“冲动型”的造芯潮流究竟有多少是真心实意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2月2日,在中国企业领袖峰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公开表态:“别人做芯片股价飙升,我一讲做芯片股价(格力电器)就跌了,因为我是真做。”这样的说法,不仅反映出她对于自己企业决策的坚定信念,也透露出一些企业只是利用芯片概念炒作股价,而不是真正投入实际行动。

我们知道,研发自主品牌的半导体产品并非易事,它需要大量的人才、巨大的投资以及时间和耐心。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少数几个公司像华为那样,对这一领域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投入和探索。而且,即便是在这些公司中,一些项目也未必能成功,因此,大多数企业选择了避开这一风险较大的领域。

海思作为华为旗下的半导体子公司,是最典型的一例。它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在移动处理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获得了广泛认可。今年发布的麒麟980核心,为手机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力,其性能创下六项世界之最。

董明珠提出的目标,与华为类似,她强调的是持久战与不惜一切代价。她愿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承担短期内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暂停分红、减少收益等。这背后充满着对未来市场趋势及自身能力判断的信心,以及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心态。

对于雷军所提出的10亿美元赌约来说,由于小米目前尚未达到预期营收水平,所以面临着很大挑战。如果小米不能在最后一个季度实现700亿人民币以上的营收,那么就意味着他们输掉了这场赌局。而董明珠则已经看到了胜利光芒,她计划到2023年将格力的营收提升至6000亿元,同时投入500亿元用于研发新型半导体产品。

总结来说,董明珠通过自己的言行展示出了她对于掌舵公司前景的一份坚定信念,也向全社会传递了一条重要信息:只有那些真正投入实际工作、不计成本地追求技术突破的小伙伴们,将能够赢得属于自己的荣耀。在这个过程中,无疑也给予了所有参与者——无论是资本还是人才——一种责任感,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国家产业链更加独立自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幕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