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强链补链联盟搭台以十大关键技术为双翼翱翔

日前,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秘书长张欢喜带领十余位机器人企业负责人前往河北省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交流。这是自产业联盟成立以来,张欢喜第四次访问河北省。

作为以机器人和工业母机为重点方向的产业联盟,我们汇集了近百家国内知名企业,如通用技术集团机床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通过不断强链补链和壮大产业集群,我们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生产,再到系统集成。

此外,我们还吸引了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行业龙头企业,如埃斯顿自动化集团、安徽行健智能制造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表达了在津建北方总部设立愿望。

当前,我们深入梳理工业母机和机器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现状,并加强协同创新在创新、配套、应用场景上。

除了智能制造装备企业之外,我们还组建了专家委员会,邀请20位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专家参与我们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咨询、标准制定与推广以及技术支持与服务等方面。

2003年成立的天津宜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我们发起单位之一,其总产值去年达到10.8亿元。记者在该公司主站模块生产车间看到,一些零部件被有序地组装。该公司董事长张鑫告诉记者,这些主站模块被称为“神经网络”,涉及众多工业领域。他说:“我们有数千个下游客户,其中包括很多依赖于这种‘神经网络’设备的大型工程项目。”

为了更好地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并整合全国优质资源,我们计划每年召开两次以上规模大型会议活动,为各成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此外,还计划组织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来京津冀挖掘合作机会,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加入。

作为高端智能制造设备系统集成商,天津福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是我们的发起单位之一。目前,该公司约30%的客户来自京津冀地区。“我们希望能够加大研发投入,与更多的盟友合作,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国产化。”该公司执行董事朱奎锋表示。

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协作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副总裁张栋表示:“目前,在这里主要集中在关键零部件供应侧,但是希望能吸引更多需求侧加入,使整个供应链更加丰富。”

华北一家工业机械零部件制造业负责人表示:“我们的下游客户主要是设备商,与其他区域相比,要形成这一类别需要大量需求侧伙伴,同时也会吸引配套厂商。”

“当我寻求优质供货时,也正在增加对接需求侧,以及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战略中。” 张欢喜说。

眼下,天津正以科技创新推动自身发展,并利用雄厚的基础优势围绕趋势开发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将建立对接体系,让沟通更加顺畅,对接渠道更加完善尤其是在串联国企民企外企资源上。而且,将带动上下游发展形成一种生态结构,有“主导”级别的大型机构指挥小型、中型机构共同进步,小型、中型机构则竞争性地发展。

关于付款方式,一般采用的是“3331”方式,即首先支付30%,待产品完成后再支付第二批30%,最后剩下的10%要在产品使用成功后结算。但这对于双方都是一种压力,因为即使设备不能直接使用,但已经付出了相当比例的人民币。而卖方则需要垫资制作出这些商品。一位业内专业人员指出,“这种付款方式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正在考虑实施信用认证制度,使得交易双方可以根据信用情况调整支付方案减轻风险同时促进快速扩展市场份额。此外今年将建立一个跨学术界-实体界-金融界-法律界综合服务平台,以便帮助解决这些难题并确保行业健康稳定增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环节都是互相连接互相支撑着,不断提升效率提高质量从而成为全球竞争者的重要力量之一。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事务,更是未来世界的一个微缩模型,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文化理念:一切皆可追溯一切皆可验证这是未来的社会共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