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的宏观经济景象中,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展现了对去年成就的肯定,也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复杂多变内外部环境。报告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提出了既积极又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举措。
经济增长目标作为引领未来的重要指南,其设定需谨慎考虑,既不能过于乐观以至于难以达成,又不能过于保守而失去激励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报告提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0%左右,这一目标既充分考虑了去年的较高基数、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条件,同时也与长远发展目标相协调,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和预期。
尽管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且经济形势严峻,但2024年被视为中国经济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到正常轨道的一年。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在短期内克服一定难度,并逐步将增长速度加快回到潜在水平。这意味着5.0%左右的增长率不仅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而且有助于确保2035年的“双番”远景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通过综合考量过去三年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人均GDP增速影响,以及未来几年的必要性,即使是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速来弥补疫情期间损失,也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并维护就业稳定的重要前提。此时此刻,就业压力显著,因此必须维持一个合理的增速,既能控制风险,又能保障社会稳定。
2024年对于中国来说,是走向常态、接近潜在增长水平的一关卡,而这背后的宏观因素包括财政政策更为积极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政策扎实推进和货币政策稳健偏松等方面共同努力。因此,该年度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上一年增加1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1万亿元;专项债券安排3.9万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000亿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开始,我国计划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门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类特殊目的国债通常具有超过10年的期限,最长可达30年或50年,不计入赤字范围。这些措施旨在支持我国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尽管名义赤字率设定为3%,但由于状况良好,财政部门可以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调入资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此外,由于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可以进一步调整流动性,使实际赤字率可能达到或超过3.8%。
总之,在这个关键性的时刻,要实现今年提出的各种发展目标,将需要全面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合作,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支持,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此过程中,我们还需密切关注全球市场动态,如美联储降息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国内产业升级转型所面临的问题,以便及时做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