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技观察】小熊电器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通过创意营销补齐了营销短板,但这也透露出研发费用缩水的隐忧。相比之下,一旦弱化研发,对小熊电器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10月28日,小熊电器发布了三季度财务数据。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6.29%,毛利润增长35.8%。前三季度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27.24%。
小熊电器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母婴、家居等新兴品类和壶类、锅煲类等传统品类。其他品类多数维持平稳,部分品类略有下滑。在渠道方面,小熊电器渠道稳定增长,尤其是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以及拼多多、抖音等新兴渠道和线下传统渠道。
从第三季度财报看,小熊电器确实有积极变化。在营销方面,小熊电器通过创意营销,比如邀请明星檀健次作为代言人,并推出系列海报宣传,将产品融入秋日概念,大力推广不同场景和美食搭配的产品,这样做刷了一波存在感。此外,小熊电器将与李佳琦合作,在“双十一”期间进行销售活动,使得市场对四季度销售数据充满期待。
然而,从近年来的相关财报和新闻来看,小熊電氣的问题不断,没有显示得那么乐观。小熊電氣一直以独特设计和功能著称,但疫情后,它把产品核心价值放在年轻一代微需求上,以工业设计、多功能为卖点,为用户提供优质体验和生活价值。这些特征成为持续向上的要素。但管理层意识到这一点后,他们宣布启动“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全新品牌战略定位。
尽管如此,从官方店铺推荐来看,大多数新品仅在外形或颜色上做出了调整,而没有取得之前酸奶机或打蛋机一样口碑拉动销量效果的成就。不过,由于快速扩张带来了大量新的商品种类,而销售数据表明只有少数几款产品能达到千单以上,其余的大都只售出两位数左右。
此外,在研发投入方面,有所减少。一年中小 熊 电气可以推出百款新品,每隔三天就有一款上市,但这些改进更多地集中在外观或颜色上而非核心技术创新。而且,与销售费用相比,研究开发费用的比例正在逐渐降低,这对于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积极信号。
由于疯狂扩展导致质量控制不严格,不断出现质量问题,如漏水漏电起火以及维修依旧发生故障的问题被指控。此外,有300余起关于小 熊 电气家的投诉事件登记在黑猫投诉平台中,这些投诉时间跨度较长,从2019年至2022年,其中九成都是关于质量问题的事项。
尽管第三季度表现良好,但自2020年以来,小 熟 电气连续遭遇销售下滑。在2021年的某个时期,该公司经历了营业收入及利润的大幅回落,最终净利润仅为人民币2.83亿,比去年的33.8%更高。这意味着该公司市值已经从200亿人民币跌至不足90亿,并且股价从最高165.90元跌至63.85元,即超过半壁江山失去优势。此前曾被誉为创意家用电子第一股的小 熟 电气似乎偏离了其注重研发与消费者体验重心的情境。不再坚持初心,加强研发攻坚与提高产品控制力势必面临挑战,因为当初标榜的小 熟 电气现在正面临来自苏泊尔、小米集团及九阳股份等竞争对手激烈竞争压力。
总结:虽然现状并不乐观,但仍需关注未来发展趋势。如果能够重新聚焦于核心优势并加强创新能力,那么未来的市场潜力仍然巨大。但如果继续忽视这些关键因素,那么即使拥有过去成功经验,也难以保证未来成功。
(图片: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