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电器补齐营销短板市场分析报告ppt助力人物成长不再恐惧研发缩水的挑战

【蓝科技观察】小熊电器在营销上补齐了不足,但研发缩水的担忧依旧存在。相比之下,若忽视研发,将对小熊电器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10月28日,小熊电器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营业收入增长16.29%,毛利润增加35.8%,净利润同比增长27.24%。

产品增长主要来自母婴、家居等新兴品类,以及传统品类如壶类和锅煲类。其他品类大多保持平稳,有些略有下滑。

渠道方面,小熊电器表现稳定,尤其是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持续增长。而拼多多、抖音等新兴渠道以及线下传统渠道由于基数较低增速相对更快。

从第三季度财报看,小熊电器确实取得了积极变化。在营销上,通过创意营销策略,如邀请明星檀健次作为代言人,并将产品融入秋日概念中,成功刷起了一波存在感。此外,在“双十一”期间与李佳琦合作,也引起市场和股东们对于四季度销售数据的期待。

然而,小熊电器的问题并未得到解答,而是不断出现。公司一直以独特设计和功能而闻名,但近年来因质量问题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点名,并且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的投诉占据绝大部分,为用户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尽管2022年第三季度销售数据良好,但自2020年以来,小熊电子设备销售一路下降。2021年的小 熊电子设备营收和利润均大幅跌落,净利润仅为2.83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减少33.8%。市值从200亿降至不足90亿,其股价也曾经暴跌超过一半,从最高165.90元至63.85元之间徘徊不前。

面临高压竞争,比如苏泊尔、美的集团及九阳股份等品牌都对小熊电子设备形成压力。一方面,要想回归过去的高位似乎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如果持续走低,则无法接受。此时,小熊电子设备似乎有些着急,一方面需要坚持初心重视研发攻坚和品控战,而另一方面,在研发缩水而销售费用加大的情况下,其核心优势能维持多久则成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