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技观察】小熊电器在营销上补齐了不足,但研发的缩水让人忧虑。与此相比,削弱研发可能对小熊电器的影响会更大。
10月28日,小熊电器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增长16.29%,毛利润35.8%增长,同时前三季度净利润27.24%同比增长。
产品增长主要来自母婴、家居新兴品类和传统壶类、锅煲类。渠道方面,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稳定增长,而拼多多、抖音等新兴渠道和线下传统渠道增速较快。
营销上,小熊电器通过创意营销,将产品从厨房搬到自然景观中,推出秋日味道系列海报,并将李佳琦作为合作伙伴,在“双十一”期间进行联合活动,市场和股东对其销售数据充满期待。
然而,小熊电器的问题仍然存在,没有如报告所示那样乐观。公司一直以独特设计和人性化功能著称,但疫情后转向年轻一代微需求,其管理层宣布启动“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全新品牌战略定位。
尽管有十个研发团队,每年能推出百款新品,但官方店铺仅见局部调整,大部分产品销量不高。此外,近年来研发投入减少,对质量控制问题频频发生,如漏水、漏电等隐患,以及售后服务问题,都对公司信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虽然2022年的第三季度销售表现良好,但自2020年以来,小熊的销售持续下降。市值从200亿跌至90亿,上市时的最高股价也下跌超过一半。
当前行业趋于平缓甚至降温,加之竞争压力,如苏泊尔、小米等企业都给小熊带来了挑战,现在的小熊似乎有些着急,不仅要应对股价低迷,还要保持创新能力,以维持其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