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电器补齐营销短板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研发缩水现象不再好现象

【蓝科技观察】小熊电器在营销上补齐了不足的短板,但其研发费用缩水的现象引人关注。相比之下,弱化研发对小熊电器可能造成的影响将远大于之前营销不足时期所面临的问题。

10月28日,小熊电器公布了三季度财务报告。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6.29%,毛利润增长35.8%。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27.24%。

小熊电器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兴品类如母婴、家居,以及传统品类如壶类、锅煲类。此外,从渠道来看,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稳定增长,而拼多多、抖音等新兴渠道和线下传统渠道由于基数较低增速相对更快。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小熊电器确实取得了一些积极变化。在营销方面,小熊通过创意营销活动,如邀请明星檀健次作为代言人,并推出了系列海报宣传,将产品融入自然景观中,以秋日为主题打造12种秋日味道。这一策略有效地提升了品牌存在感,并与“双十一”期间合作李佳琦,对市场和股东们都充满了期待。

然而,小熊电器近年来的相关财报和新闻显示问题不断,没有展现出乐观的情绪。尽管它以独特设计和功能而闻名,但自诞生以来,其竞争力在激烈的小家电行业逐渐稳固,并且以高颜值和创意打响口碑,被年轻一代喜爱。

产品定位上,小熊专注于年轻一代微需求,工业设计与多功能性成为持续向上的要素。管理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宣布启动“年轻人喜欢的小家電”全新品牌战略定位。

虽然小熊拥有10个研发团队,每年能推出百款新品,但官方店铺推荐的大多数产品仅做局部调整,而且销售数据显示,大部分款式销量不高,只有少数突破千单。而快速扩张带来了大量品类增加,却没有复制之前酸奶机或打蛋器那样用口碑质量拉动销量效果。

曾经以专注于产品研发著称的小熊,在2021年的销售费用为5.53亿元,同比增长25.66%;研究开发费用为1.3亿元,同比增长23.42%。进入2022年,小 熊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的占比只有3.9%,远低于销售费用,这是负面信号之一。此外,由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可见,一些产品因质量问题被列为不合格,还有投诉涉及漏水、漏电等隐患,这进一步揭示了问题所在。

虽然2022年度第三季度销售数据良好,但从2020开始至今,一路向下。在此背景下,小熊需要坚持初心,加强攻坚创新力,不断改进商品质量,以维护其核心优势。如果继续缩减研发投资并加大营销支出,那么这个优势是否能够保持长久,将是一个未知变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