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集团如同智者引弓,精准命中新质生产力的要害,推动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的进程。连日来,在济广高速济南至菏泽段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全线余名工人紧锣密鼓推进便道整修、场地清理、桥梁拆除等施工作业。
“这个项目中,我们针对控制性工程大清河特大桥主桥跨度大、地质结构复杂等难关,加强科研攻关,优化施工方案,精准攻克施工难点的同时,全力加快建设进度。”相关负责人说,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近年来,山东高速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将实体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与政策链强化资金链,是我们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关键举措。
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直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严肃课题。在鲁中山区,以零碳智慧高速为标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7亿度,可实现运营期零碳运行;荣乌高速威海至烟海段改扩建完成后,将进一步助力烟威两市经济增长,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建设;临临高速连通淄博、临沂两个地市,将促进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协同联动、促进沿线旅游发展。
京台高速齐济段改扩建项目作为全国首个“六改十二”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不仅打破了省会济南“北跨”的发展瓶颈,而且在春节后,该项目加紧复工复产,现在正在进行黄河特大桥主缆架设施工,有3000余名工人投入到现场工作。该工程将与京台、京沪、东吕、高铁等多条交通干线实现互联互通,大幅提升区域交通网络效率。
为了解决传统人工养护存在的问题,如不及时不均匀的问题,一些新的养护设备被应用,如自动喷淋养生装置可实现自动化行走全覆盖养生,为提高护栏质量节约水资源提供了支持。此外,还有智能测量机器人的研发,以及安全隐患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使得钢箱梁运输安装更加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而这些都是现代基建企业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有一系列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重点项目上得到应用,如首创梁底悬挂运梁关键技术,以及无矩智能测量机器人的研制,这些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累了良好条件。
随着山东省完备的产业体系及配套优势的支撑,山东高速集团积极打造车路协同数字产业新高地,并建立国内最长测试里程最丰富测试场景最真实的人口封闭测试基地,这已吸引了众多汽车制造企业以及智慧路侧产品制造商开展相关测试工作。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了一系列数字化产品,如智慧云收费站零碳云平台等,并且在国内多个省份成功落地使用,其成果具有很好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以绿色城乡为主题,以生态环境为核心,不断探索新的生产方式,为打造全球性的生活品质贡献力量。这对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无论是在塞尔维亚北部承担匈塞铁路诺苏段二标工程中的222名中国劳务人员还是在埃塞俄比亚梅尔罗多尼路口-曼达-布雷道路施工中的机械操作员,他们都心怀美好的愿景——通过他们的手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更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