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零跑将步入独角兽行列 安企何以青睐造车天津智能交通网违章事件中的角色分析

如今,汽车行业正处于技术转型的浪潮中,向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内“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据36氪报道,大华旗下的零跑汽车计划完成25亿元A轮融资,其中由上海电气领投、兴业证券及老股东红杉资本等共同投资。A轮融资后,零跑汽车的投后估值将超过80亿人民币,从而正式步入“独角兽”行列。这一成就显示了大华在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

除了大华股份,还有海康威视也跨足了汽车领域。在2016年,它成立了杭州海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而在2018年世界移动大会期间,高新兴物联宣布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略布局,并推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安防企业为何情系造车?

近年来,全 球经济收敛,对视频监控市场增速放缓,这使得安防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利用自身技术和经验优势进行跨界成为许多企业选择的一条路线。此次,他们瞄准的是智能汽车,以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他们青睐,为跨界提供了新的机会。

为了推进智能汽车发展,在2018年1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智能 automobiles占比达50%,到2035年中国将建成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全面的强国。在这个背景下,与智能 automobile息息相关的安防产业预计将显著受益。

事实上,在“造车”方面,安防企业拥有先天优势:作为高度互联互通产物,集中运用现代传感、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其中涉及多项与监控和智慧交通有关的技术。凭借这些积累,他们可以研发出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人工驾驶辅助系统(ADAS系统)。通过自动泊车、碰撞预警、疲劳驾驶监测以及其他多项功能,使得它们能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

目前,一些安防企业已经迈出了初步步伐:零跑已发布S01两门四座纯电动轿跑;海康参与的一个课题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而高新兴则与多个知名公司合作,加快了自己的发展脚步。

对于这些试图进入“造车”的安防企业来说,其挑战远未结束,还需要不断地创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获得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而未来结果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