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到了139亿元,增长率为4.8%,虽然是过去三年中增速最低的一年,但总量持续上升,并在全球市场占比有所提升。未来,随着工业控制对精确度和自动化的要求不断提高,3D机器视觉将在许多“痛点型应用场景”中发挥巨大作用,将成为当前智能制造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机器视觉作为与工业应用紧密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对图像的智能分析,使得工业装备具备基本识别和分析能力。随着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入推进,以及智能制造逐步实施,工业机器视觉产业形成了规模化,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落地而逐渐融入各种生产场景。近两年来,一系列国家政策支持了该行业的发展。
多个地方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以工业机器视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细分领域发展,如上海、浙江、山东等地。
上游零部件行业利润可观
上游包括光源、镜头、相机、采集卡以及软件及算法平台,其中镜头、高级相机和底层软件系统是价值最高部分,其成本占据产品总成本80%。
尤其是在镜头、高级相机以及底层软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它们具有高技术壁垒且利润率较高,而国外企业如康耐视和基恩士等拥有深厚研发积累,与软硬件技术优势并存,为市场主导者,他们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且毛利率较高。
液体镜头激增趋势是一个显著特征,但推广过程可能遭遇瓶颈。在全球范围内,2019年液体镜头产业规模达到12亿美元,比去年增长6.7%;而中国国内,从2017到2019年的液体镜头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在2019年实现销售额为7亿元,大幅度46%增长。
电子行业为主要应用市场
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视觉市场约139亿元,对比前一年增长5.3%。其中电子行业、平板显示和汽车是三个销售额最高下游应用行業,其中电子行业贡献了几乎一半收入。
根据调查统计,由于国际品牌产品销售降低2.3%,本土品牌产品销售增加14.9%,导致国外品牌与本土品牌竞争力接近。而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及本土企业超过200家,有300家代理商,以及70家专业集成商覆盖全产业链各环节。从一个角度看,这表明尽管国外品牌仍然强劲,但国产产品正在逐步崭露头角,将会成为未来自动化改造首选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