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批发市场在哪里背后的人物故事揭秘今年双11家电市场的安静之谜

今年双11,家电市场的动向让人瞩目。天猫和京东相继公布了创纪录的增长,但是在这场大促活动中,绝大多数家电企业却表现得异常安静。这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是双11对家电市场和消费者的刺激作用逐渐减弱了吗?还是家电厂商对于双11的大促活动认同感下降了?或者说,双11对家电产业隐藏着哪些无法言说的隐患?

根据家电圈掌握的信息显示,在这个年份里,尽管主销产品价格出现了历史性的低谷,但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热销潮流。相反,一些中高端精品家的出货量反弹显著,这表明虽然价格让利很吸引消费者,但真正受欢迎的是品质。

此外,不少行业内人士透露,从10月中旬开始,即便是爆款和精品,也出现了阶段性断货的情况。这意味着即便是主要品牌,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样的情况在过去并不常见。

不过,有一些变化也值得关注。在国补政策支持下,一线家庭加速提前消费,而1级能效产品的占比迅速提升,使得部分企业业绩获得“量利双增”的成果。

然而,这一年 双11 家电市场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一方面,由于消费疲软,没有那么多厂商愿意像以往那样大手笔投入。而另一方面,因为国补政策提前启动,最终使得原本应该在 双11 期间展开的大促活动变得不那么重要。

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大部分厂商生意惨淡,而少数抢到单子的则卖出了动货。这导致整个市场看起来平静而无波澜,让人难以察觉到真实的情况。

总结来说,今年 双11 家电市场确实有其特殊之处,是竞争日益激烈、转型压力巨大的同时,又是一种精准投入与有效果的体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