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彩电业的辉煌岁月已成为历史。现在,互联网电视行业竞争激烈,用户不仅关注价格和外观,还期待产品能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乐视强调内容生态,而酷开则通过抓住价格差异来吸引消费者。企业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竞争优势,但智能电视到底能走多远?以乐视、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诞生的智能电视如何才能赢得广大用户的心?
乐视一直坚持“内容才是王道”,重视生态建设,并且在9.19乐迷节上取消了部分内容收费,这一举措也被认为是一种营销策略,以促进旧货销售。在这个过程中,小米虽然发布了小米2s电视,但似乎还未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
面对乐视的大规模降价,一些品牌纷纷调整了自己的定价策略。酷开宣布将50吋4K新品定价2799元,与55吋4K相比仅差100元;微鲸电视则在天猫上进行了一次价格直降,使其55吋4K电视最低到手价达到2897元,这一点可以说是在与乐视展开价格战。
2015年,酷开曾经实现了100万销量,在互联网品牌中排名仅次于乐视,其成功秘诀之一是依托创维的制造、渠道和售后服务。这次,酷开再次发力打响“抓价格”的主意,看似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
然而,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决定一个智能电视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的是它提供给用户的体验以及售后服务质量。在选择智能电视时,我们不应忽略这些细节,因为它们对于提升整体使用体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