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智慧生活提升生产效率享受便捷生活

智慧物流革命:从“爆仓”到“超效”,智能化让快递行业逆袭

在这个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全国快递行业以每日4亿件的高峰处理量迎来了新的纪元。消费者们惊喜地发现,他们能在零点下单,一早就能收到货——这是由智慧物流带来的变化。

智慧物流,不仅仅是技术,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它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让传统的物流系统更加智能、高效。中科院微电子所研究员李功燕说:“简单来说,智慧物流就是用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替代人工完成整个物流周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快递分拣环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过去,每个包裹都需要一个拣货员手动扫描二维码才能放置。但现在,以图像高速识别为核心的多类型技术装备已经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也解决了历史上常见的问题“爆仓”。李功燕介绍,其最新研制的智能分拣系统,每小时处理10万多件包裹,将人力节省70%。

公牛智慧物流相关负责人谈及公司投运后最大的改变:“原来,我们每天只能发货3,000—4,000箱,一旦超过就要顺延第二天,每月出错率20—30次;而现在,最多每天达6万箱,每年出错率仅1—2次。”

自动驾驶技术也在改善安全性和成本效益。一位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甘沙表示:“过去几年,物流的人工成本上涨两三倍。而安全问题,在交通事故之外,还有诸如员工人身安全等诸多方面。而这些问题,我们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都可以解决。”

京东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支持客户供应链全面数字化系统,如仓储、运输及订单管理系统。京东亚洲一号武汉物流园利用先进算法,为销售预测、商品配送规划及供应链网络优化提供更好的决策。

这种场景越来越普遍,在传感器与识别、大数据、AI的地理信息系统支撑下,智慧物流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种转变,对于战略性新兴技术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广度和深度上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李功燕说。

传感器与识别使得传统仓储变得既简单又高效。RFID标签记录了所有订单内容和位置,使工作人员轻松获取任何货品位置,并监控库存情况。

尽管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国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有望实现后发超越可能性。大型企业如大福、胜斐尔、伯曼已在全球领先,而我国则正在缩小差距并实现部分领域超越。

专家认为,我国具有成本控制优势以及国内基础设施投入的大规模潜力。但原创性的提升仍需进一步加强。此外,由于集成技术能力初具服务全球潜力,“未来,我国将会在辅助驾驶、新能源搬运机器人等领域有显著进展”,李功燕预言。

随着互联网与 物业融合,以及不断涌现新模式、新业态,“未来我们将逐步成为推动产业发展主要动力”,者文明坚信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