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等等,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开年以来,建筑业的复苏和转型升级,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建筑业开辟了新的升级空间,发展潜力巨大。”那么,今年今年全国,代表、委员都提出哪些与建筑业有关的建议呢?今年全国,全国代表、湖南省副省长蒋涤非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国建筑业由传统建造向建筑工业化转型的建议》,指出2022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31.2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9%,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但也面临高消耗、高污染,本质安全水平低,工业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用工荒”问题日益突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呼吁必须加快向工业化转型,推动我国由建筑业大国向建筑业强国转变。蒋涤非提出了三点解决建议: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专业支撑以及加大政策支持。其中,完善覆盖建造设计、生产、施工等全过程,适用于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和法规支撑体系。全面推广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建造组织方式。在工程建设运营全周期推广应用BIM技术,加大新型建筑工业化共性技术研发,出台工业化建造过程评价管理办法。全国代表、中建三局、董事长陈卫国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支持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建议》的议案。陈卫国介绍,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国建造模式较为传统,能源资源消耗较大。陈卫国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建造在标准化和工业化基础、产业生态打造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要加快体系化推进”。在《关于进一步支持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建议》的议案中,陈卫国提出了三点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汇聚关键资源和进一步打造行业生态。加大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攻关,缩短创新端到应用端的实施链条,快速形成创新价值闭环。推广智慧工地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管理平台,加快国产智能建造软件开发。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链条的产业协同机制,畅通产学研转化体系,完善相关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培育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广东省勘察设计大师陈建飚提交了《关于发挥规划设计引领作用,推进高质量城市更新发展的建议》,围绕推进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陈建飚指出,城市更新因其系统性、融合性与创新性要求,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如面临系统重塑、新旧融合以及创新适应挑战。对此,陈建飚提出三点建议:优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发挥规划设计统筹引领作用;分类施策,优化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强化项目全流程管控力度以及完善城市更新建设标准,加强创新前沿技术应用。其中,基于“双碳”目标及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政府牵头推进数字模拟与智慧规划等标准建设,构建可视化模型及数据地图;持续完善城市更新项目中绿色智慧建筑的相关建设标准,推广绿色低碳建造、智慧能源管理和垃圾处理等关键技术在改造过程中的应用,助力城市更新节能减排、高质量发展。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深入实施,加上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在智能建造大背景下,转型升级成必经之路,这将带来新的增长点,我国建筑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保持稳中有进总体态势。未来,也将有大批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各企业,以自身高度融合的新型建筑专业技术,来帮助企业适应未来社会和市场需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