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如同一部最新影视剧颠覆了传统的工业舞台

“柔性生产”、“黑灯工厂”和“智医助理”,近年来,这些词汇在中国制造业中频繁出现,体现了我国制造业正在进行的转型升级。2015年,总理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这标志着制造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成为发展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提出了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等措施。

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关键词。企业正通过智能化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并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看来,当年的简单组装线已被创意设计所取代,而这得益于企业的创新能力。

联想集团以赋能方式帮助其他企业实现“智能+”,显著提升了价值链效率。例如,他们的大数据团队协助石化公司对炼油过程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其能够自动收集数据分析,从而实现机器对温度、压力的精确管理。

尽管我国的一些企业已经从低端劳动密集型模式中脱颖而出,但仍有更多空间待开发。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建议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以提高转化效率。他认为,我国当前面临的是深度调整期,需要解决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如研发成果转化率偏低,以及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和受到体制环境限制等问题。

工业互联网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也备受关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提议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制造业发展,她指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产业基础不牢固,还存在核心技术差距以及规模应用不足的问题。她建议建立国家级创新体系,加强软硬件攻关,加快研发及产业化,同时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多方面解决方案包括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培养专业人才、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深度融合、引导建设创新服务体系保护知识产权等,以便更好地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他们看来,将智能manufacturing作为主攻方向是走向高质量发展必经之路。此外,一些委员还建议实施新四化战略,即自动化、智能化、大数据和云计算,并且要给予关键替代产品适当引导和推广,以及提供专门扶持政策支持科研单位和行业平台开展新四化升级工作。此外,对于工业互联网,徐晓兰还建议加大软硬件攻关力度,加快网络设备及网联装备产业 化,同时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并有效培养专业人才以应对未来挑战。

标签: 智能输送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