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周期下,三一重工遭遇“四面楚歌”
在工程机械板块,作为国家名片的“中国制造”代表企业,三一重工曾是行业龙头白马。然而,如今,它似乎变成了被市场抄底的“韭菜收割机”。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股价从巅峰市值4220亿元骤降至1483亿元,一年时间蒸发了2700多亿元。
投资者们纷纷跳入抄底之旅,但结果却让人失望。根据统计数据,在2020年9月30日,由于连续下跌,三一重工股东数达到了阶段性低点26.17万。而到2021年9月30日,这个数字虽然增长了81.68万至115.03万,但股价依旧下挫,大量投资者被套牢。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的操作呈现出相反趋势。个人不断抄底,而机构则撤离。据统计,在2020年的底部,基金持有三一重工股票1283家,总共持股13.11亿股;但到了2021年的底部,这些基金仅剩112家,并且持有的数量大幅减少至8604.51万股。
工程机械板块一直是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其中基建、房地产和矿山等领域对该板块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在国内,最能拉动工程机械需求的是基建,其占比高达45%;其次是矿山和房地产各占20%。
尽管如此,即便是行业龙头如三一重工,也难以抵御衰退周期带来的挑战。在全球通胀预期增强以及碳中和政策催化下,上游资源板块处于高景气状态,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也可能成为推动工程机械需求增长的新引擎。但截至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持这一逻辑。
历史上,当国家通过大量基建项目刺激经济时,比如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那么固定资产投资通常会成为重要工具。不过,每次这样的调节都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过度投入,对未来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此外,由于工程机械更换周期较长,对新设备的需求往往在放缓之前出现回落,因此2012-2016期间整个行业经历了一段寒冬期,这使得集中度提升并淘汰了许多中小企业。
当前,以挖掘机为例,其月产量增速正处于疲软期。一旦出现老化或批量更新,或建筑规划激增,则可能会出现需求增加的情况。但接下来国家基建策略或将发生转变,从大规模土木工程向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转移,比如计算机硬件、数据库、5G网络、新能源等领域,将逐渐成为主流力量。
综上所述,在衰退周期之中,即使是像三一重工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无法避免受到市场压力的冲击。如果想要拯救这个行情,就需要寻找新的驱动力,比如政府对于绿色发展和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变化等因素来促进工业生态链条内各环节之间相互协作,为行业复苏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