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和上海同步举行的债券通开通六周年论坛,7月4日召开。与会嘉宾深入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新机遇、新篇章以及跨境投融资趋势。
自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开放以来,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合作不断推进,南向开放也顺利实施,使得债券通实现了双向开放。目前,债券通日交易量已达389亿元人民币,而参与该系统的外国机构已经超过800家。此外,除了一级市场服务和外汇交易服务之外,“互换通”衍生品交易也正式上线。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裁张漪在论坛上表示,由于其对国际惯例的尊重、对市场需求的重视及时反馈以及有效风险管理,债券通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标杆性业务。此次推出的“互换通”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精准有效的人民币利率风险对冲工具,这对于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之间的进一步深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认为,在过去六年的时间里,债券通表现良好,并且近两年来表现尤为出色。他相信通过提升流动性,可以带来更多资金流动,同时加强中国在岸债市吸引力,对国际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持续增加的事实。他还指出,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加强连接内地和全球金融体系是香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成立以来的六个年头里,境外机构通过使用这一系统持有内地政府和企业发行的证券总额超过3.1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海外投资者的兴趣,也展示了香港在促进内地与全球金融体系之间信息流动中扮演着独特角色。
高质量发展并继续稳步推进国内金融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银行司副司长高飞提出的目标,他还表明,将继续支持 香港作为一个重要的地方维护其作为一个国际财务中心的地位。
余伟文金管局局长则提出,在下一步中,将优化“南向”的操作安排,如允许投资者利用现有的资产进行流动性管理,以此激发整个市场活力。
梁凤仪证监会主任表示,与会嘉宾们共同努力使得“南方至北方”的贷款计划能够按既定路径运行,这意味着将继续扩大并优化这些项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