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家电市场安静如鸡背后全国批发市场的无声大戏

实实在在是太安静了,有点不敢相信!除了海尔、美的等少数大企业们,在11月12日如期发布了双11的业绩战报,绝大多数的家电企业安静如日常,似乎对于今年双11大促并不关心。今年双十一,家电市场到底是怎么了?家电厂商到底在想什么,又在干什么?

今年双十一大促,天猫、京东相继公布的成绩单,虽然没有发布具体的交易额等数字,只是表示取得“创纪录”的增长。但是,家电圈注意到,众多家电企业和商家的状态和表现,却显得很安静! 是双11大促对于家电市场和消费的刺激作用,一步步衰减了没啥价值了?还是家电厂商们对于双11的大促作用和认同感下降了?或者说,双11对于家電产业存在哪些不可言说的隐患与问题?

家庭设备行业掌握的一些信息显示:今年家庭设备(Family Home)中的主销产品价格均让很多人都感觉,“真的是太便宜!比出厂价还要低”。其中,一些中高端产品出现强劲反弹。多位家庭设备制造商向我们透露:自10月中旬,大促启动以来,这类爆款商品均出现阶段性断货情况。而且,这种断货不是个别品牌或产品,而是一线品牌主销产品持续性断货。

也就是说,在不少家庭设备制造商看来,这年份的大型销售活动还是热闹非凡,而且对出货量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在随着政府补贴政策进入之后,一线市集上的众多居民都知道,“购买这些商品可以享受20%国补”,并听闻“这次国家补助将于 双十一结束后即将用完”,所以加速提前消费。

具体来说,对于这个特殊版本的大型购物节而言,有变化也有亮点,但仍然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第一、此次运动期间,由于国补政策支持,加之优惠活动,让利带动了一系列新品推出的销售情况普遍提升;简而言之,即便是小微企业,也能看到业绩提升。

第二、此次运动期间,对于那些能够以旧换新获得更多奖励的人群来说,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而对于那些缺乏竞争力的公司来说,则难以为继。

第三、尽管整个过程中许多新的趋势被展现出来,比如清洁器具以及生活必需品成为人们最热门选择,但同时也揭示了一种更为深层的问题,即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因为价格战只会导致利润进一步缩水,从而引发一些预防性的措施,以避免过度投资导致资金流失的情况发生。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此次运动并未给予所有参与者平等机会,那些拥有资源优势及渠道控制能力更强的小集团,如阿里巴巴及京东,其影响力更为广泛;但另一方面,小规模零售者由于缺乏足够支持与资源,被迫接受一种生存状态——即使他们提供质量可靠且服务上乘,但是因为无法与巨头抗衡,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业务不断萎缩。这一现象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严重挑战,并引起许多关于未来发展模式讨论的声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