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家电市场安静?背后隐藏的营销秘诀,你敢问我不敢答!
今年双十一,家电市场到底是怎么了?家电厂商到底在想什么,又在干什么?
天猫、京东相继公布成绩单,虽然没有发布具体的交易额等数字,只是表示取得“创纪录”的增长。但是,家电圈注意到,众多家电企业和商家的状态和表现,却显得很安静!
还是家电厂商们对于双11的作用和认同感下降了?或者说,双11对于家电产业存在哪些不可言说的隐患与问题?
信息显示:今年家电双11大促,家电“国补”政策叠加主要厂商的双向让利,最终创造了最近5年以来“价格谷底”,包括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以及厨电、热水器、净水机、生活清洁等。
其中,一大批中高端精品家庭产品出货量出现强劲反弹。多位企业经销人士透露:自10月中旬,大促启动以来,市场主销1级能效爆款和精品家庭产品均出现阶段性断货情况。
也就是说,在不少企业看来,这一年内外因素综合影响下,大促确实比以往更为冷清,但并非全无价值或关注度,而是在不断变化与挑战之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本质上,就是一场持久战和升级。行业门槛推高竞争升级,加上消费变化,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被排除在主战场之外。而那些赢家的集中点,便是在品类TOP3强或TOP5品牌以及阿里京东这样的渠道巨头周围。
乡镇市场上的经销商则因为缺乏“国补”资格半个月没开张。这一切都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不再是一味追求销售额,而是精准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去。
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少数抢到单卖动货的大部分生意惨淡导致整个市场热度平静,不再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