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整治针对教育场所经营性娱乐场所等提升智能交通效率与自然和谐共生

清晨楼上响起的装修声、午后超市里的促销声,深夜窗外回荡的施工声……这些噪音,这种无形的环境污染,对居民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成都市2024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已经正式发布,该文件包括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源头控制、分类整治、提升监管能力、科技研发和保障措施六大方面。此举旨在推动建设“宁静蓉城”,改善声环境质量,缓解居民对噪音问题的担忧。

根据《方案》,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开展立法调研,以健全相关规定。同时,将公布全市2024年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定期进行声音功能区监测,为公众提供信息公开服务。

在源头控制方面,我市将通过科学规划新建建筑物用地和交通线路来减少噪音来源,并督促房企公开新建住宅的隔音设计情况,加强监督抽查,对有限值产品严格执行标准。

分类整治方面,《方案》指出,将推进社会生活中的噪声污染防治,同时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分级分类施行夜间施工限制。对于交通运输造成的问题,也将采取智能化设备建设和专项执法行动,以解决投诉较多区域。工业企业也需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得超标排放影响民众生活。

为了提高监管能力,我市计划在人口密集或活动频繁区域安装新的自动显示设施,并完成城市治理评估国家试点项目。在特定地区如青羊区等进行试点工作,如中高考期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确保“绿色护考”。

此外,《方案》还提出将科技研发作为关键领域,加快发展绿色技术,以及分析当前现状并实施精准治理策略。

最后,在保障措施方面,我市将定期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并通过财政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项目,为改善声音质量提供资金支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