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ASS技术是一种智能卡技术,基于SIMPASS的智能卡具有非接触和接触式功能的双界面卡。接触式界面可以实现SIM应用,完成手机卡的电信功能;非接触式界面可以实现认证、支付等功能,并兼容多个智能卡应用规范[1-2]。在非接触界面中,SIMPASS目前使用的是世界上广泛应用在支付方面的频率13.56 MHz的产品,而且SIMPASS产品严格符合PBOC 2.0、PAYWAVE等国内外金融机构所定义于支付标准[3],安全性得到世界广泛认可。SIMPASS技术的优点还在于实施容易,代价极低,无需像NFC那样更换手机,用户只需将原有的手机SIM卡换成UIMPASS带天线的特制卡片即可。 SIMPASS技术将手机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完美融合,用户不需要携带任何IC、ID卡片,只需用手机即可完成身份认证(门禁、考勤)、支付等功能,避免了过去卡片易丢失忘带,门禁考勤带刷卡等现象,同时后期还可利用手机的通信功能(短信、WAP上网)与企业、学校的内部网结合,提供诸如余额查询等业务。本设计已完成了基于UIMPASS技术的门禁功能的软件设计,系统采用C/S架构,使用Visual studio C#2008、数据库SQL SERVER 2005开发软件。同时对门禁系统的组网结构、硬件设备进行了分析。1 系统结构设计 门禁系统同时支持联机和脱机模式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用户可通过管理电脑控制门禁,进行实时操作,比单一的脱机模式功能更强[4]。设计采用三层模式结构:服务器-工作站-终端机,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服务器数据库负责存放用户信息、属性、开关门记录等数据及安装门禁软件的服务端。门禁管理电脑负责运行软件的具体业务、人员权限的分配及的管理等。本系统布线组网可选择网络方式,也可以采用485总线方式,用户可根据当地的网络情况灵活选择。 1.1 读卡设计 读卡器的工作原理:读卡器以固定频率向外发出电磁波(频率通常是13.56 MHz)。当感应卡进入读卡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时,会触发感应卡上的线圈,产生电流并触发感应卡上的天线向读卡器发射信号。该信号带有卡片信息,读卡器将电平信号转换成数字序号,以韦根协议(Wiegand)传送给就地,就地再将信息上传给上层,最终上传给门禁服务器。门禁服务器将卡号与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得到全部的卡片信息。 由于UIMPASS的非接触式界面使用的是世界上广泛应用在支付方面的13.56 MHz频率[5],因此工作站电脑上可以采用常见的D8型号的读卡器来进行卡片注册。经测试,D8读卡器对UIMPASS的读卡效果良好。同时经过大量测试发现,有些厂家采用的是门禁一体机形式,即门禁和门禁读头设计在一起,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手机后盖的厚度可能影响UIMPASS读卡效果。而解决方法很简单,根据读卡器原理,只需加大读卡器的信号发射功率即可解决。1.2 结构 是本系统的核心[5], 其结构如图2所示。UIMPASS卡首先通过D8读卡器在工作站上进行注册,将用户与卡号进行绑定后通过微处理器将其存入EEPROM,当用户刷手机时,读卡器将读入卡号与存储器内的卡号进行比对,如符合条件(卡号存在,时间段正确等)则可控制电磁锁的开启。工作站通过微处理器可对存储器进行更新等操作,以保持系统的实时性。 2 软件设计 2.1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表设计为:门禁、用户、刷卡记录及门信息表。门禁及用户数据表如表1所示,门禁刷卡记录及门信息表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