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智慧民航 安防建设前沿

在2018年11月22日,第十六届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以“智慧民航”为主题,在四川成都召开。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强调,要加快运行监控网建设,并推广人脸识别、无纸化出行等技术。智慧机场成为国内民航业追求的目标,如何建设好智慧机场成为热门话题。

智慧机场建设呼唤智能安防

作为高安全场所,民航机场是最早采用安全防范系统的领域之一,对安防产品性能与运营服务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因此,airport security应用和安全管理理念都领先于安防领域。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新技术支持着机场安全管理和提升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民航发展为安防企业及技术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近两年,我国机场建设如火如荼,扩张网络。而随着技术进步和实际需求,airport security正在得到升级改造。随着安防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投资增长,这将为安防行业带来更多商机。

《通用航空“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通用机场500个目标,将到2020年达到1000亿元产业规模,其中增量超过400亿元。在未来的航空发展中,我国潜在建设计划达2000多个,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我国通用机场建设有望超预期增长。

同时,以应对日益增长威胁而保持高增长趋势的是 airports' 安全支出,以确保持续、高效航空服务。不论是飞行区、航站楼还是生活区,都设有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这导致了“十三五”时期我国智慧airport投资规模将达到174亿元左右。在新的安全环境下,加强智能安全保护系统已经成为保障 airport safety 的基础。

此外,与 airport 数目以及投资迅速增加相比,加速 airport 智能security technology 需求拉动也显著可观。在人脸识别应用方面,由2018年8月起,一共示范应用于国内70个 airport 的618条旅客检查通道覆盖全国80%以上的大型重点 airport,并且随着进一步smart化,大数据、大计算云、生物识别、智能视频等new technologies 在 airports 仍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总结:未来阶段,我国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将给广大 安警企业 和 data, cloud computing, biometrics, video surveillance 等 new security technologies 提供巨大的市场开发机会和难得历史机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