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最大的太阳能企业之一、德国光伏行业的领导者“太阳能世界”(Solarworld)宣布破产。该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阿斯贝克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企业的“不法低价竞争”导致了公司的破产。他说:“中国商人的‘不法低价推销’招致了公司的破产。”然而,市场机构并未认可这一说法,他们指出,无论是全球光伏组件还是Solarworld的产品,其生产成本都无法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匹配。
事实上,Solarworld的破产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全球光伏行业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最近几年来,国际太阳能公司接连倒闭,这反映出了全球光伏产业面临严重的问题。
“近几年来,全世界对太阳能需求都不足够,而即使是受到欧美企业批评的大型中国太阳能企业,其生意也并不景气。”普华永道资深分析师单小虎向记者透露,“可以看一下美国上市的太阳能股票,它们比十年前跌得更厉害。”
单小虎和卓创咨询新能源分析师冯海城认为,现在困扰全球光伏业的是严重过剩产能。冯海城告诉记者:“全球减排目标和各国对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持促进了光伏设备安装,但当企业在下游跟风大规模投资时,没有获得相应扩展消化渠道,因此供需失衡。”
单小虎还表示,要消化这种过剩产能,不仅需要政府政策和补贴支持,还需要并网等技术支持,但是资金却一直集中在下游链条中,更复杂、周期更长、回报率无限增长的小项目中,却鲜有人问津。此外,加之经济危机后经济复苏缓慢,使得工业用电量需求进一步萎缩,对于光伏行业来说,用电需求进一步下降。
资料显示到2008年底,该地区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领域,以占据第一大市场份额。但自2008年后,当更多国家开始取消或放缓新的光伏项目时,这个领域逐渐走向衰落,从2013末开始,大约有5000多名员工被解雇。过去,在这个领域曾经领先的地球巨头,如德国QCell、Solon、Suntech Power International Ltd.(Sovello)、Conergy 和 Odersun 等陆续倒闭。而博世(Bosch) 和西门子(Siemens) 则将其相关业务出售或停止经营。这现今唯一幸存的大型公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SolarWorld 公司已经宣布破产。
中国市场暂时平稳
既然这是一个全行业性的问题,那么中国同行是否也会遇到类似困境呢?截至2016年的数据显示,尽管存在一定压力,但总体而言情况依然乐观。在那一年内,一共增加装机容量达到了3454万千瓦,并累计达到7742万千瓦,是全世界最高水平。这主要归功于国家政策调整以及补助激励措施,使得人们加速投入市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投资都是基于实际需求,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因为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情况而提前行动。
根据普华永道最新发布《2016年中国清洁动力及技巧行业投资研究报告》,截至2016年度底期末时间点,上述新增装机容量为345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为7742万千瓦,与此同时保持着第一位。
对于这样的情况发展趋势,有专家如单小虎这样认为,即便存在如此显著增速,他仍然坚信这并不代表着所有参与此项活动的人士都像他们自己那样理解未来所面临的情形及其自身能力,同时逐步意识到由于资源过剩导致整个产业所遭受挑战好处。
事实上,由于成长多年的过程中,有些人相信只要继续进行,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资源优势,以及它们如何让这个特定的区域成为其他任何地方无法比拟的地方,所以目前这个区域尚未遭受那种从其他地方看到似乎正在发生的事情——即洗牌——影响,因此这里现在安全。
关键词: 太阳城设备 太阳城设备供应商 太阳城设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