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招生办解读最新高招欧洲最大光伏企业倒闭中国企业也受波及

近日,欧洲最大的太阳能企业之一、德国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太阳能世界”(Solarworld)宣布破产。该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阿斯贝克在公开场合指责中国企业的“不法低价竞争”导致了公司的倒闭。他声称:“中国商人的‘不法低价推销’招致了公司破产。”然而,市场机构普遍认为,全球光伏组件均匀成本是每瓦0.34欧元,而Solarworld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则达到了每瓦0.46欧元,没有竞争力。

实际上,Solarworld破产只是冰山一角,最近几年来国际太阳能公司接连倒闭反映出的全球光伏产业困境才是更需要警惕的问题。

“近几年全球光伏产业都不太景气,即便是备受欧美企业批评的中国太阳能企业,也过得并不容易。可以看一下美国上市的太阳能企业股价,比过去几年跌得更多,这一点就很清楚了。”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动力及公用事业策略咨询业务负责人单小虎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单小虎和卓创咨询新能源分析师冯海城不同意认为目前困扰全球光伏产业的问题主要是严重的过剩产能。冯海城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全球减排配景和各国对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持导致光伏产业新增量下马新项目,但是当企业在下游跟风大量投资时,上游消化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拓宽,因此供需端出现失衡。

单小虎也指出,光伏行业产能消化是一个必要前提,不仅需要政府政策和补贴支持,还需要并网等技术支持,但资金却一直集中在光伏链条下游,更庞杂、周期更长、回报率无限的大型工程链条下流则鲜有人问津。

此外,冯海城补充说,再加上全球经济在危机后一直难以完全苏醒,加之工业用电量需求难以增长,使得光ovolta行业用电需求进一步萎缩。

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6年间,由于持续不断地国家取消或减少了大规模 太阳 能发电项目,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一些曾经强势的德国 太阳 能巨头,如QCell、Solon、Sovello等先后宣布破产。如今,只有SolarWorld这家老牌大厂还未完全倒闭,它们都无法幸免于这一轮清洗中。此刻独存的一家老牌巨头也宣告破产。这一切都表明了一件事:虽然德国曾经统治着全世界,但现在它正成为一个例证——即使是在领导地位最为巩固的时候,如果你不能适应变化,那么你的命运将会与那些被遗忘的小鱼一样悲剧收场。而现在唯一还未彻底崩溃的大厂也是如此,它们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正在寻找解决之道,但是否能够成功尚不得而知。但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自我觉醒,是一种从依赖政府补贴转向更加独立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对于那些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人来说,他们应该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来突破当前这种状态,而不是简单地依靠价格战,因为那只会导致整个行业变得更加混乱,最终可能造成比之前更大的损失。

至于中国市场,其情况看起来暂时平安。截至2016年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在新增装机容量还是累计装机容量方面,都占据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观点认为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其自身优势,如散布式发电模式以及较快回报周期,所以短期内不会受到洗牌影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挑战,只要继续保持创新精神,对现有的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就有可能让自己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同时避免遭受同样命运。

关键词:太空探索、高科技研究、新能源开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