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随着中国民航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对于防跑道入侵系统的需求将显著加强。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机场运输量的增长每增加20%,跑道侵入事件的可能性就上升140%。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内外航空行业正面临着提升安全性、提高效率和减少风险的一系列压力。
在全球范围内,跑道入侵事件仍然是机场安全管理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这类事件不仅威胁飞行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也会导致飞机损坏、延误甚至事故。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规定,一旦发生任何涉及错误出现在用于飞机起飞和降落保护区表面的飞机、车辆或人员的事故,即被认定为跑道入侵。
尽管目前机场普遍采用了高度自动化计算机系统,如塔台使用的地面检测设备(ASDE-X)以及机场活动区域安全系统(AMASS),但这些措施并未完全根除此类问题。在2017年9月22日,一架执行布拉格至香港航班的波音B747-400货机,在香港机场07L跑道滑行过程中穿越了07R跑道;同样,在2016年10月11日,有两架东航A320/B-2337号机与A330交叉出现极其危险的情况,这些都是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成为了当前航空运行行业最紧迫的话题之一。此前,加拿大运输部研究表明,每当机场交通量增长20%时,跑道侵入事件就会增加140%。鉴于我国机场运输规模近年来不断增长,这种趋势预示着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民航二所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最终自主研发掌握了基于跑道状态灯的防止跑道侵入技术。这套系统由监视、决策和告警三个部分组成,与人脑一样工作:监视眼睛看;决策大脑思考、进行判断;告警发出指令做出提醒。而且,由于它排除了人为因素,全程依赖于高效率、高准确性的机械操作,不会因为疲劳或其他人的疏忽而失灵,从而保证了稳定的运行环境。
对于即将到来的2018年,我国民航业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基于这项技术的手段,以确保空中交通流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风险。此外,为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市场对于高端智能化产品需求,此项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总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层面,对于防护措施更加严格与精细化,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状态灯的一体化控制方案不仅能够保障现有工程顺利实施,而且还能为新建项目提供可靠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提升整个航空领域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