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经济5%左右的增长目标既符合实际,也有一定压力。我们有条件实现这个目标,但也需要努力。可能还要“蹦起来”,才能摘到树上的桃子。
今年的5%左右的目标能够实现,因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比如,我们有超大规模市场、制造业、人力资本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等优势。此外,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取得了结构性突破。
去年,经过修复反弹,全年实现了GDP增长5.2%的目标。这与今年提出的目标相同。但去年上半年的表现不及预期,一季度、二季度表现平平无奇。不过,中国经济并未垮台,而是在下半年开始反弹,最终实现全年5.2%的增速。
尽管2022年的经济增速相对较低,从2021年的8.1%降至3%,但疫情多点暴发,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经历这样的一个修复到反弹过程,我觉得各方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不仅是全国人民和企业,还有政府出台了8个方面强刺激政策逐渐发挥作用。
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因此2024年仍然有坚实基础。
为什么说还要努力跳一跃?主要原因包括国际环境高度不确定性、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和国际循环干扰以及消费需求减弱等因素。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还在构建之中,我们还要解决很多制度和管理问题,所以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并不轻松。
《全球财经连线》:很多人期待今年能有一些更宽松的政策。你认为,这一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怎么发力帮助实现5%的目标?
陈文玲:今年财政赤字率同样保持于3%,这意味着支持力的维持而非减弱。超长期特别国债释放额增加,以及转移过来的部分,加上其他赤字项目,使得实际赤字水平接近9万亿元,比去年多1.28万亿元。我认为,这表明支持力的维持而非减弱,并且这种超长期特别国债不会计入赤字率,为国家重大设施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保障我国从现在到2035年的长周期发展稳定性。
货币政策则应建立内在资本市场稳定性的信号,并通过改革创新符合国家建设服务金融工具,同时作为未来重要平台载体抵御国际金融风险防火墙。此外,要使居民敢消费,更依赖于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收益,让其成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一道屏障,为老百姓创造财富来源,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