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并购风云难道不是它们在策略上展开了一场大戏吗

机器人并购风云: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掀起一波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突破

在2017年,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经历了一系列并购活动,这些活动不仅给了市场格局增添了变数,也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智能制造的热潮下,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通过并购措施,不仅拓展了产业链,而且利用相关技术实现了协同效应,让自身的地位更加巩固。一些企业通过对国外厂商的并购,不仅引进了高端技术,还消化吸收,并成功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实力。

埃斯顿作为这些进行并购的企业中的一员,其表现尤为抢眼。在过去一年里,埃斯顿进行了一系列收购行动,其中包括英国运动设备厂商TRIO(翠欧)的100%股权、美国高科技公司Barrett Technology30%股权、德国艾玛意(M.A.i.)公司50.01%股权以及扬州曙光光电自控有限责任公司68%股权。埃斯顿表示,这些收购将有助于其拓展产品线和服务领域,同时也将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运动控制行业中的地位。

此外,埃夫特也积极参与并购活动,将意大利知名汽车装备和机器人系统集成商W.F.C和ROBOX纳入其旗下。这两次收购分别帮助埃夫特完善其下游产业链,以及获得国际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设计能力。

除了上述已经完成并购的事例,一些其他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还发布过他们计划进行或正在进行的收購公告,如华昌达拟收購瑞典機器人服務解決方案提供者Robot System Products in Scandinavia AB等。此举不仅体现出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对于提升自己竞争力的雄心,也反映出了他们在面临国际竞争时寻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心态。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即部分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是更多依赖于市场上的购买来补充自身不足。这可能会阻碍它们真正摆脱对国外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依赖,并且难以避免成为他人的“嫁衣”。

因此,对于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而言,加强研发创新,以实现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是关键所在。如果能够打破目前日本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等公司对减速模块等核心零部件的大肆垄断,那么国产工业机械人才真可谓是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力位置,从而确保自己的长远发展。

标签: 智能装备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