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智慧楼宇频现动作但在自然之中讲述其市场定位三要素的故事似乎不够精彩

海尔智慧楼宇展现活力,但讲述其市场定位三要素的故事似乎不够精彩。2月16日,2023年海尔智慧楼宇成果暨新品发布会在青岛举行,展示了低碳建筑管理平台、自主创新“楼宇大脑”以及节能型技术等三大创新成果。这次行动强调智能化生活方式,让人联想到前端海尔智能家电,同时也为家电打出了广告。

然而,这样的发布会我们已经见过很多。通过黑科技营造未来感,解释一个好故事吸引消费者购买。不过,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真的那么容易就买单吗?

如今的海尔,不仅仅有家电业务,还涉足67项投资,如房地产、制造业等领域,这些产业链上下游的密切联系推动了整个产业链体系的纵向一体化布局。

智慧楼宇就是这样,它们通过自己的能力输出,创造出智慧生活样板间,对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示范效应,从而促进更多楼宇迈向类似步伐。

行业自身规模和覆盖范围决定企业生长空间,无疑,智慧楼宇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企业新业务开展必须遵循行业运营特征和规律。目前看来,尽管智慧楼宇像卖家的狂欢,但成为市场主流还有一段路要走。以下几方面内容需要深入考虑:

技术硬实力:海尔必然会亮相一些技术成果。

新事物聚光灯效应:人们习惯把目光放在新事物上,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

场景适配因子:既要懂技术,又要懂场景。

技术创新风险:即使供应链成熟,也可能出现不良率或其他问题,一旦曝光可能影响品牌形象。

中年的海尔似乎不甘心遭遇中年危机,它不断寻找突破自己。从老本行家电市场看,虽然冰箱洗衣机是龙头,但存量博弈难以提升利润增长。此外国家用电器零售额下滑明显,加之房价下跌对家庭装修需求影响,大环境短期内难以改变。

布局新技术热点,可以带来资本市场更高想象力。不过,从资本角度看,要确定性更高领域入市,因为投资人怕踏空。一旦新技术变现,再进入也不晚,如德国克诺尔IPO证明制造业多元化可导致市值反应。

当前,不只是海尔,有许多头部房企也布局智能家居平台,我国智能家居市场CAGR达15.8%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0亿元。但全面爆发仍存在困难,如需兼顾不同区域差异化需求,并且产品在不同地区迎合当地风土人情要求很难做到真正有效。

标签: 智能装备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