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财经:半导体复苏预示锡市场新一轮上涨,2024年锡价或迎来持续增长
在2023年的结束之际,全球半导体行业展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这对于原料锡的需求产生了积极影响。市场分析师指出,随着半导体市场周期性复苏的到来,以及新兴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供应方面也面临着不断扰动,一季度可能是全年最为紧张的一段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与产量增速相比需求增速更快的情况下,业界对2024年锡价持续增长持乐观态度。
国投安信期货有色首席肖静表示:“2024年锡价震荡走高是大概率事件。”他解释道,尽管2023年的整体价格变动偏稳,但全球较大矿损及中国消费支撑成为利好,大幅降低了半导体触底周期的拖累。同时国内上游产业链消耗了累积的精矿库存,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景做好了准备。
从消费结构来看,由于锡焊料占据了近一半以上的消费领域,其中约85%应用于半导体产业,因此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与锡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中信期货研究所有色与新材料组首席研究员沈照明指出:“当前,不仅手机和个人电脑等传统电子产品出现销售回暖,还有更多新的应用领域如电气化、智能家居和工业生产等,对终端产品多样性的日渐加强将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实现3.8%增速;而Gartner机构则预测个人电脑市场将在同一年实现全面增长。此外,以分立器件营收为例,即使是在不景气的2023年,也达到了5.8%的增速,这也表明未来十年的电气化趋势将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然而,在供需关系上,也存在一些挑战。一方面,由于缅甸佤邦自今年8月宣布禁止原矿开采以来,当地选厂陆续停产,这导致12月我国自缅甸进口锡矿1.3万吨同比下滑17%,环比减少37%,约折2600金属吨。另一方面,印尼政府对锡锭出口配额再次进入重新审核阶段,同时由于印尼大选影响,其政策或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增加。
总结来说,从基本面分析看,加上供需双重压力,一季度国内及海外整体 锡库存转降趋势具有很高可能性。而且考虑到春节期间可能会遇到时间、空间阻碍,使得一季度原料挑战更大,因此可预见的是这一时期内铜本身就已经表现出了稳定生产,而云南40%精矿占比例提升至93.48%,初步测算需要5500金属吨缅矿才能维持淡季月均1.2万吨精钨生产。这意味着即便短缺情况已被察觉,但仍然无法避免这一挑战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就连在春节假日期间,全市主要企业都保持了一定的开工率,并且部分企业甚至节后仍有订单未完成。而根据第三方机构调研显示,与去年相比中下游焊料企业放假时间缩短,这也是其能够应对当前紧张供应环境的一个证明。此外,对于未来沪钨交投区间进行预测,有专家认为20-27万元/吨是一个合理范围,是基于目前这些因素综合判断得到的一种可能性情境说明。
当然,上述信息并非固定,不同条件下的实际操作还需要根据最新实时数据进行调整。但从现在这个角度看待问题,可以说对于未来几周乃至几个月内是否会看到一个突破性的成长点,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各种细微变化以及深入了解各个关键参与者的行为和决策来寻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