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明院士在后摩尔时代追赶者的机会如同台积电芯片般精准与强大

吴汉明院士:在摩尔定律的光辉照耀下,台积电芯片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们巧妙地利用了晶体管数目的规律性增长。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后摩尔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

五十年前,戈登·摩尔观察到计算机存储器中的晶体管数量,每隔两年就能增加一倍,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在这五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半导体行业的飞速发展,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继续推动这一行业向前发展。

后摩尔时代意味着芯片性能提升速度放缓,对于那些追赶者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机会。吴汉明院士在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暨南京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上指出:“后摩尔时代对追赶者来说是一定的机会。”

集成电路产业链长是主要挑战

全球化不可替代

在半导体产业建设初期,IDM(独立设计与制造)模式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制造工艺进步和晶圆尺寸扩大,设计、制造芯片所需资金日渐攀升,不少IDM厂商转而采用Fabless(无自有生产线)或Foundry(提供制造服务)的新模式。此外,上游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本就复杂多样,使得半导体产业链变得庞大且不易管理。

如果将集成电路产业链按照IP、设计、装备材料和芯片制造四个领域进行分类,那么IP和EDA基本被美国垄断,而日本韩国则在存储器及材料方面占据优势。中国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有一定的实力,但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需要攻关的方向,如光刻机等装备,以及对于一些关键材料如光刻胶、掩膜版、大硅片等的依赖程度高。

“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产业链太长、太宽。”吴汉明院士说道。他还提到,如果美国要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半导体生态圈,将耗费9000亿至12000亿美元,并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上涨至65%。

尽管如此,与其认为全球化不可替代,还不如认清这一点并采取行动来改变现状。吴汉明院士提醒说:“我国集成电路在上世纪50年代并不落后,但到了1996年,我国已经落后日本20年。”

三大挑战:精密图形、新材料、新良率

高端芯片制造工艺面临三个核心挑战:基础上的精密图形问题,当今先进工艺使用193nm波长光源曝光20-30nm图形时,由于物理尺寸模糊度过高,这成为首要难题;核心的问题是新材料与新工艺,它们支撑了莫耳定律继续往前的发展;最后终极难题是提升良率,即使拥有先进工艺,也必须保证良率以确保成功。

这些挑战为中国半导體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对于所有芯片企业而言,良率提升是最艰难最头疼的事项,不论先进工艺做得多好,良率上不去也不能视为成功。”吴汉明补充道。

四类技术方向:延续与创新

后摩尔时代,为寻求新的技术方向加速提升性能提供了空间。这包括硅-冯范式,其正遭遇功耗与速度瓶颈;类硅范式延续莫耳定律;3D封装及存算一体等类脑范式作为当前热门趋势;以及通过改变状态实现逻辑运行的一些新兴范式,如自旋器件或量子计算等。“这些都是中国半導體發展機會。”他說,“例如,以异构单芯片集成技术闻名的小米科技,以及紫光国钛SeDRAM直接键合异质集成也是好的例子。”

总结起来,在後莫爾時代中,无论是在技術攻關还是產業鏈建設方面,都將為中國帶來更多機遇與挑戰。而作為領軍人物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就是我們眼中的英雄——每一個敢於創新的科研人員,他們正以自己的努力推動著這個行業向前發展。

标签: 智能装备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