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4年,一座位于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的建筑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标志着全球智能家居时代的开启。20世纪90年代初,这股潮流抵达了中国。当时,只有少数外资品牌和代理商将智能家居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主要面向的是欧美客户。而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爆炸和“互联网+”概念在中国大行其道,智能家居已经成为国内发展趋势和创业热点。
OFweek智能家居网采访了罗格朗集团在华分公司——深圳市视得安罗格朗电子有限公司战略市场总监王凤,以一名跨国百年外企角度解读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法国罗格朗集团成立于1860年,其BTicino品牌自1948年起就涉足智能家居领域,而进入中国则是在2004年的故事。
目前罗格朗在华共有9个公司,其中包括四个实体企业分别位于深圳、惠州、无锡和北京,它们从事生产、销售及研发等业务,但各自负责不同的产品线。视得安罗格朗主要集中于楼宇对讲与整体家庭自动化,并且最近拓展到了视频监控系统、智慧养老解决方案以及门禁控制系统。
尽管国家级别上的推崇让人感觉到一个巨大的需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国内,不同于国际理性的需求态度,“热”与“冷”的落地差距显著。例如,即便是位列前几名的视得安罗格朗,在全球数据中仅占据3%左右,对比其被炒作程度相形见绌。这也是因为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表面的概念性炒作,而不是深层次应用实用性。
然而,由于新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而且频繁,如同每两个月就会推出新款一样,这对于像视得安这样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国外则恰恰相反,他们更重视稳定性,不愿轻易改变已有的设计,因此他们会跟进我们这里提出的需求去调整自己的节奏。但正是这种差异,让我们能够通过本地化生产来补充我们的产品线,同时也促使欧洲团队加快步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村风景。
因此,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这些参与者不断地反馈信息,让整个世界慢慢变得更加紧密相连,我们也正在逐步走向一个更加既精致又实用的未来。不过,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不能否认这场变革给予我们的震撼,以及它所带来的不懈追求创新与完善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