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百年外企在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无声角逐》
在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诞生于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20世纪90年代初,智能家居概念传入中国,那时只有少数外国品牌和代理商销售这些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客户。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中国的一个热潮,这对智能家居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了解这一切,我们采访了深圳市视得安罗格朗电子有限公司战略市场总监王凤。他是法国罗格朗集团的一员,该公司成立于1860年,比智能家居还要古老。1948年,他们在意大利成立BTicino品牌,从事智能家居业务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他们真正进入中国市场是在2004年,当时引进了BTicino。在中国,他们设立了9个分公司,其中包括四个实体公司负责生产、销售和研发,但每个实体都专注不同的产品线,而视得安罗格朗则主要生产楼宇对讲、智能家居,并且拓展到了视频监控、智慧养老和门禁系列。
虽然大家都认为智能家居是一个趋势,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尽管这个领域被炒作得非常火热,每个人似乎都想加入,但是实际应用却没有达到预期水平。这一点也反映在视得安罗格朗的情况中,它在全球只占罗格朗集团的3%,而根据市场需求来看,这一比例应该更高。
王凤解释说:“在中国,很多时候(智能家居)成了一种形象或面子工程,而不是真正普及到广泛使用。在国外,这些需求更多地集中于实用性和贴心服务。”尽管国内需求确实在增长,而且甚至出现了与国际研发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在国内新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极快,而国外则相对稳定,有时候一个产品可以持续销售20年以上不需要改变设计。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Roche Diagnostics 在本地化生产方面做出了补充,并将中国市场的动态及时反馈给欧洲团队,以便他们能够加快自己的步伐。此前,对于未曾进入中国市场的人来说,他们很难理解世界变化之快,现在基本上是我们的需求驱动着他们走,他们正在慢慢缩短周期。
因此,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文化角度来看,都可以看到这场无声角逐正在进行中。跨国百年的企业正试图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也为自己赢取一席之地。这场比赛可能不会以显著的胜利告终,因为最终获胜者通常会是那些能迅速调整策略并适应新趋势的人。但对于观察者来说,只能耐心等待,看看哪些企业最终能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