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期待的季节,除了几家知名企业如海尔、美的等,在11月12日如期发布了双11的业绩战报,绝大多数的小商品批发商们却保持着沉默,他们似乎对于今年双11大促并不关心。那么,今年双11家电市场到底是怎么了?小商品批发商们到底在想什么,又在干什么?
今年双11大促,天猫、京东相继公布的成绩单虽然没有发布具体的交易额等数字,只是表示取得“创纪录”的增长。但是,小商品圈注意到,大部分小商品批发商和商家的状态和表现,却显得很安静!是否因为双11大促对于小商品市场和消费的一步步衰减了,没有啥价值了?还是小商品批发商们对于双11的大促活动认同感下降了?或者说,双11对于小商品产业存在哪些不可言说的隐患与问题?
据了解到的信息显示:今年的小商品Double 11大促,与以往不同的是,“国补”政策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主要厂商采取了一系列让利措施,最终使得最近5年以来,小型家电价格实现了“谷底”。包括空气净化器、小型冰箱、微波炉以及生活用品等,这些主销产品价格均让很多人感觉,“真的是太便宜!”比出厂价还要低。
其中,一些中高端的小型家电出现强劲反弹。多位行业内人士透露:自10月中旬,Double 11启动以来,该类爆款产品均出现阶段性“断货”情况。而且,这种断货不是个别品牌或产品,而是主要品牌主销产品持续性的断货。
也就是说,在不少小商品厂商看来,今年Double 11仍然热闹非凡,小型家电市场出货量仍旧强劲。特别是在国补政策实施之后,一线市场上的众多家庭用户都知道,“买这些可以享受20%国补”,所以加速赶在Double 11期间进行提前消费。
具体来说,此次Doubl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