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物联网展Cat1模组价格暴跌至183元远低于市场预期

近日,中国电信公布了2023年第一期定制版Cat.1模组招募结果,满足优先测试条件的芯片均为移芯EC618,而模组封装则由四家厂商完成。乍看这不过是一则通稿,但细看,背后却藏着一个震惊人心的消息——相关模组价格大幅降至18.3元/片。这一价格下跌,不仅让市场哗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蜂窝物联网市场结构和未来趋势的热议。

众所周知,蜂窝物联网市场呈现金字塔结构,其中产品分为高中低三个速率,每种速率对应不同的应用需求。而一般来说,这些产品的价格也会与其性能相匹配,以达到一种平衡。然而,如今主打中速率的Cat.1产品模组价格竟然与主打低速率的NB-IoT产品模组接近甚至略高,这让人不禁思考:Cat.1是否会开始侵吞NB-IoT的市场?同时,对于初来乍到的5G RedCap,又是如何呢?

通过对比中国电信2022年8月的Cat.1模组产品招募信息,上述这一价格不到半年已下跌8元,无疑显示出整个蜂窝物联网市场中,Cat.1产品价格下降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深入探讨:Cat.1模组持续走低,对于NB-IoT以及5G RedCap又意味着什么?

据了解,在2020年国内Cat.1模组产品市场价还保持在40-60元之间,而如今最低价已跌破20元大关,让人难以猜测,该模组产品能否进一步降到何种程度?尤其是在同样以中国电信此前采购的NB-IoT模組產品作为對比時,其間價格差異僅剩4-6元,這讓市場分析師們感到困惑。

当然,此次发布的是定制版定价,并非整体市场价。但从采购方角度来看,当两种性能差别较大的商品 价格相差无几时,那么谁将更受欢迎呢?

尽管如此,从综合考量中可以看出,即使两者(Cat.1和NB-IoT)价格非常接近后者仍难以被侵蚀。对于近年的崛起者— Cat. 1 来说,它在成本和适配性方面占据优势,一方面无需重新建网;另一方面,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中,它比拥有溢出的 Cat .4 更适合。因此针对金融支付、车载、工控等场景,虽然有竞争力但并未完全取代 NB - IoT 的位置。

而向下比较 NB - IoT 时,由于它具有更好的功耗表现,在时间线拉长的情况下,可以保证 3-5 年内无需换电池,这对于大量表计设备而言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此外,与 NB - IoT 相比,RedCap 的速度更快,更具备丰富功能集成,为用户带来了更多选择和便利性。

最后,我们必须提及的是这个变化对5G技术发展产生了影响。不论是当前基站部署不足还是信号覆盖不够的问题,都限制了RedCap规模化应用。而且产业链尚未成熟,上游主要依赖高通、中游目前只有联通与移远通信等公司,因此RedCap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总之,从这个转变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这种短期内无法预见的大动作,也反映出了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规律——连接成本越来越重要,而且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推进,将继续影响行业格局,使得企业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