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船观测海洋牧场 用现代技术铸就饕餮盛宴

提到牧场你会想到什么?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象,还是牧农吹着短笛骑在牛背上的怡然自得?事实上,如今的牧场早已不是草原放牧的代名词了,它可以用来代表一定区域内的某种特定的饲养、培育管理体系。而海洋牧场便是各类现代牧场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种。 海洋牧场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对于水产资源的产量增加,以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大众来说,海洋牧场的出现降低了海产品消费门槛,让更多人拥有了品尝水产饕餮的机会。 我国海洋牧场的历史其实并不算短,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建设,并且在当时收获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在海洋牧场的建设上更加重视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养殖范围和涉及的水产资源类型也有了显著增加。 但是,我国的海洋牧场同样存在问题。一方面,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仍处于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的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针对海参、鱼类等众多海洋生物长势观测,还欠缺一套能够实现实时、智能监测的手段。 不过最近,这一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近日,国内第一艘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在山东省威海市德明海洋牧场进行了海试并交付使用。据悉,该无人船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搭载有水下机器人。船体采用手持智能操作,支持2级海况下的多路径点自主巡航;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达50米,能够实现水下高清视频的拍摄及画面传输。解决了海洋牧场水下情况实时、智能监测的难题。 此外,这项技术如果能够普及并且发展起来,对于“海洋农牧化”的进一步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生态渔业的关键在于海洋生态的保护以及水产资源产量的控制。这对于养殖环境的把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传统海洋牧场,针对环境的介入有限,因此为了维系养殖环境的平衡,对于养殖物的种类以及牧场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而随着水下实时监测技术的成熟,意味着我们对于水下环境的把控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相关养殖技术,适当的增加水产资源类型以及养殖范围。 总体来说,现代技术对于养殖业尤其是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学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海洋牧场属于海洋科技中颇具价值的一个领域,促进其稳定健康的发展对于未来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