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的秀美山水中,一位专家正分享着他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深刻见解。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总经济师,她提醒我们,尽管今年的增长目标为5%左右,但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她认为,这需要不仅国内的大循环,还要有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的市场规模巨大、制造业强大、人力资源丰富和数字基础设施先进,这些都是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科技创新也在加速,并取得了结构性突破。" 陈文玲指出。
去年虽然GDP增长达到了5.2%,但2022年的增速相对较低,从8.1%降至3%。这主要是因为疫情多点暴发,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但经过修复和反弹,我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韧性。
不过,陈文玲提醒说,即便如此,我们仍需努力,因为外部环境依然高度不确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这涉及到解决国内大循环中的堵点,以及应对国际环境带来的干扰。
就像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的那样,大循环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反映出了体制、机制以及制度设计上的不足。此外,还有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本流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支持这一目标,陈文玲表示:“今年财政政策提出赤字率与去年持平,但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将被用于国家长期重大项目,其利息支付压力小,所以实际上支持力度没有减弱。”
她还强调,“内在稳定的资本市场”是今年释放的一个特别重要信号。这意味着建立一个能够为国家服务且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金融工具,同时作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防火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最后,她谈到了美元走下坡路的问题,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受到威胁,但这种影响并不直接导致我国资本市场动荡,因为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地位正在提升,为此,我国必须继续推动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实力,以确保金融系统稳定运行。